-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感与移情 情感是什么? 情感是介于感性与理性心理活动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形式。(人的自尊、认知、审美以及自我实现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即指情感) 情感按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 三种情感与审美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又短暂的情感,它是一种率真而炽热的情感,如欣喜若狂、惊恐绝望等。激情对崇高美的创造与欣赏有重要作用。 心境:是一种平静微弱而持久的情感,它是一种没有突发性外部显现的情感,如乐观、忧郁、沉静等。 心境对优美的创造与欣赏有重要作用。而且心境是移情的心理动因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它是一种控制人的身心而又长期影响人的行为的情感。热情是贯穿一切审美创造与欣赏活动中的心理动力。只有对美的事物充满热情才会不懈地去感受美、创造美。 情感审美活动的作用 情感贯穿整个心理活动过程,是一切其他心理形式的内在动力(没有情感活动就没有美感) 情感审美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审美情感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感,它的个体性促使审创造与欣赏具有多样性自由创造的特征) 情感是沟通与认知意志活动的中介环节,促进审美认识活动向意志活动转化。(审美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认识活动向意志活动深化的心理过程,不诉诸意志活动,美感心理则无法转化为审美实践。) 移情说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通常人们把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 是什么? 移情论美学认为,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如立普斯说:“当我将我自己的力量和奋求投射到自然事物上面时,我也就将这些力量和奋求在内心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了自然之中。”只有当人将情感投射到自然事物上时,向自然作的感情移入才变成真正的审美移情作用。 移情论者认为,美感的本质在于人从自然事物上看到自身的价值,审美并非是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附着在他们身上的一个自我的欣赏。因为“美也是移情活动赋予对象的一个属性,对象原本没有美,只是由于人的移情活动,对象才有了美。” 移情论美学注意到了人类情感具有自由创造性的能动作用,也看到了情感在审美心理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情感反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但他们忽视了审美客体的基础作用,更否定了审美客体的物质属性和结构规律对主体的作用,从而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片面性。 我国古代艺术创作思想中有很多见解与移情理论是相通的。早期用人的道德品格来比附自然景物的“比德”说,就蕴含了移情作用。从庄周梦蝶到苏轼“身与竹化”论这种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艺术创造至境,就包含了移情活动。可以结合中西方的文艺理论来理解移情论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