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什么是学习??? 学习 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能力发生变化的过程。 1.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 即时的 延迟的(行为潜能或思维) 2.产生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 内隐学习:自己没有意识到学习的发生(遗忘症病人) 外显学习:意识到学习的发生 学习成果的五种类型 员工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主要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体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期望理论 成人学习理论 动机与归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化理论 强化物 强化物:任何刺激只要增加了反应的概率,就是强化物。 强化物: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 改变实验 改变实验:不是通过按压杠杆取得食物,而是设置为每隔15秒自动送食一次 “迷信” 局限 守株待兔 失败是成功之母 认知主体学习理论 认知主体学习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 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例如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前运算阶段 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 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 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约在7-12岁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算性质。换言之,他们已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 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 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演。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互换。 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0~2 岁属感觉运动时期,婴儿组织天然的动作图式,如吮吸、抓握、打击等,在主观与客体交往中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 2~7 岁属前运算阶段,由于语言的参与,儿童学会了用符号和内部想象去思维,但其思维不够系统,运算规则不合逻辑,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 7~11 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有条不紊地思维的能力,能守恒,但仅仅在他们能借助于具体对象与活动时才可能这样做。 认知主体学习理论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核心的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 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 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顺应的过程是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可见就本质而言,顺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 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