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民族考古刍1
贵州民族考古刍论
宋先世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本文以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背景,概略地介绍了贵州开展民族考古工作的历史与现状,阐明民族考古研究在贵州考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贵州;考古学;民族考古;民族文化
Abstract: based on large number minorities and their rich enthnic cultures, this paper introduced roughly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gui zhou enthnoachaeology,explained its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gui zhou achaeology.
Key word : Guizhou; achaeology; enthnoachaeology; enthnic cultures
民族考古是在民族学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为解决自身研究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不得不拓展彼此的视野,利用相互间的成果,借鉴对方的方法与理论,从各自为我所用到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横跨于两个学科、用以多点面的来复原、揭示流逝的人类社会历史、多方位地来观察研究的对象、多层次地来阐释我们所观测到的各种现象、以企望获得更多的观感与认知,立体、合理地来寻找、解释、还原一个及多个民族物质文化发展的轨迹以及从中折射出的精神文化特征的复合型研究手段与新的学术发展方向。
具体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我们所能接触、观察到的文字记载之外的历史,大多是被时间长河掩埋了的局部与片段,如何将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符号拼接出清晰的历史画面,从中破译出前人留给我们的可视密码,民族考古学的方法在目前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
因此,我们今天谈论民族考古,讨论民族考古中的种种问题,在这种行为的背后,其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这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多的捡拾起历史遗留下来的人类行为的物化痕迹,探索它的成因、复原它的成像、解读它的含义、以期完成历史与现实最大程度的真实对接。
一、贵州丰富的民族考古资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古往今来,在贵州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从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走出远古的人类开始,一直生生不息地繁衍生息着它的儿女。根据最新的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数据,在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就占了1532.35万,达到38.98%的比重。见附表:
附表一 贵州省历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情况表 [1]
全省总人口 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民族种类 民族人口
占全省总
人口比重 1953年 1503.73 1109.84 393.89 15个 26.19% 1964年 1714.05 1312.89 401.30 19个 23.40% 1982年 2855.29 2112.95 742.34 47个 25.99% 1990年 3239.11 2115.45 1123.66 48个 34.69% 2000年 3524.77 2191.17 1333.96 50个 37.85% 2005年(人口抽样 调查) 3931.12 2398.77 1532.35 50个 38.9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建国后的前三十多年内,也就是第一到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贵州的少数民族人口大体保持在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到了后面的近二十年,即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则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接近百分之四十的比重。并且贵州的民族成份之多,在全国也是仅次于云南和新疆,排名于第三。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里面,除了普米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这六个民族之外,其余的50个民族在贵州都有分布。如果不把汉族和人口数量较少且进入贵州较晚的民族统计在内,世居于贵州的少数民族也有十七个之多。
附表二 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人口及增长幅度 [2]
统计
族别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十年增长幅度
(%) 人口数(人) 比重% 人口数(人) 比重% 汉族65.3162.16 3.58 少数
民族34.6937.84 18.68 苗族 3686900 11.38 429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