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砂土地震液化
砂土地震液化
基本概念
砂土地震液化指饱和砂土在地震、动荷载或其他外动力作用下,砂土受到强烈振动后,致使土体丧失强度、土粒处于悬浮状态,造成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饱和砂土在地震力作用下有颗粒移动和变密的趋势,对应力的承受由砂土土体骨架转向水,由于砂土渗透性不良,孔隙水压力逐渐累积,有效应力下降,当孔隙水压力累积至总应力时,有效应力为零,土颗粒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式中:σtanФ——摩擦强度,C——黏聚强度。
土体类型和性质
饱和沙土(内因)
饱和砂层的埋藏条件
砂土
地震
液化
地震强度
地震因素(外因)
地震持续作用
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
3.1土体类型和性质
以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以及砂土粒径和级配表征砂土液化条件。(参见表1,表2)
表1 粒组划分标准
粒组结构 粒组 粒径 巨粒 漂石(块石) 200mm 卵石(碎石) 60-200mm 粗粒 圆砾(角砾) 2-60mm 砂粒 粉砂0.5-2mm 中砂0.25-0.5mm 细砂0.075-0.25mm 细粒 粉粒 0.005-0.075mm 粘粒 0.005mm 表2 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之土性、埋藏和动荷条件
因素 指标 对液化的影响 土
性
条
件
颗
粒
特
征 粒
径 平均粒径 细颗粒较容易液化,平均粒径在0.1mm左右的粉细砂抗液化性最差 级
配 不均匀系数Cu 不均匀系数愈小液化性俞差,黏性土含量愈高,俞不易液化 形状 —— 圆粒形砂比棱角砂更易液化 密度 孔隙比e
相对密实度Dr 密度愈高,液化可能性愈小 渗透性 渗透系数K 渗透性低的砂土容易液化 结构性 颗粒排列胶结程度均匀性 —— 原状土比结构破坏的土不易液化,老砂层比新砂层不易液化 压密状态 超固结比OCR 超压密砂土比正常砂土不易液化 埋
藏
条
件 上覆土层 上覆土层有效压应力 上覆土层厚度愈大,土的上覆有效压力愈大,愈不易液化 静止土压应力系数K0 排水
条件 孔隙水向外排出的渗透路径长度 液化砂层厚度 排水条件良好有利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能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边界土层的渗透性 地震历史 —— 遭受过历史地震的砂土不易液化,但曾发生过液化又重新被压密的砂土,却易重新液化 动
荷
条
件 地震烈度 震动强度 地面加速度 地震烈度高,地面加速度大,就愈容易液化 持续时间 等小循环次数N 震动时间愈长,或震动次数愈多,愈容易液化 3.2饱和砂层的埋藏条件
地下水位埋深;
砂土层上的非液化性粘土层厚度表(表2)
3.3地震强度
实测地震时最大地面加速度,计算在地下某一深度处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实际剪应力,再用以判定该深度处的砂土层能否产生液化。
可求得
O 最大
深
度 h
图1 地震时地基中的剪应力
3.4地震持续时间(见表2)
地震持续时间越长,其产生的等效剪应力循环次数N越多,而地震持续时间与地震震级有关。
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
4.1砂土地震液化的初步判别(初判)
(1)6度时,饱和砂土不进行液化判别;
饱和砂土其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dw为地下水深度(m);du为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db为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应该采用2m;d0为液化土特征深度(m),对应地震烈度7度、8度和9度时分别取7m、8m和9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
4.2砂土地震液化的进一步判别(复判)
当饱和砂土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20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
在地下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如下:
Ncr=Noβ[ln(0.6ds+1.5)-0.1dw]
式中:Ncr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o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7、10、12、16和19分别对应予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0.15、0.20、β为调整系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取0.80、0.95和1.05。
4.3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
对存在液化砂土层地基,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并计算各个钻孔的液化指数,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式中:Ile为液化指数,n为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Ni、Ncr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取临界值,di为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wi为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 Tx Antenna VSWR & Reverse Power Alarms on the Horizon II BTS_chinese.doc
- MAKE YOU FEEL MY LOVE SINGER ADELE.doc
- Fruit.ppt
- 长翅目MECOPTERA(英文)简介.ppt
- 台北大地清旅(Horizon Inn).docx
- Horizon Suite Technical Overview Quiz.docx
- Horizon2011报告F1.doc
- 脉翅目Neuroptera(英文)简介.ppt
- NewHorizonVLS2_Tapescripts of Unit4.doc
- HORIZON基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