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煤企生存调查.doc
内蒙煤企生存调查
煤市大萧条遥遥无绝期,但内蒙卖矿高潮还远未到来。涉身其中的政府、企业甚或掮客正上演着姿态不一的自救群相——这是观测谁在裸泳的绝佳时刻,也是结构调整的天然契机。
9月中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搭着一辆顺道车,记者辗转来到一处位于山坳里的煤矿办公区。办公楼是一排简易平房,离煤矿仅有数百米之遥。
该矿负责人周波(化名)刚收拾完办公室,当记者掏出记录本时,他慌忙摆手“不用记,不用记。”并大步上前关上了门和窗户。这个50岁出头,在这个山沟已经待了7年的中年男人,带着一口河南口音解释说:“现在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也怕惹麻烦。”
7年来,周波见证了该矿的辉煌与萧条。他介绍说,几年前,运煤车排队在井口等着拉煤,客户托关系来买煤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也只是勉强维持运营而已。”
在周的身后,是一座设计能力年产500万吨的大型露天矿,如今只能维持不足100万吨的产量。站在这个2公里长,1.5公里宽的露天矿上往下看,100多米深的矿井下,六七台运煤车和铲车像甲壳虫一样在忙碌。
“没法跟以前比了,差太远了。”周波略有自嘲地说。
周波所在的煤矿,仅仅是鄂尔多斯煤炭行业的一个缩影。在鄂尔多斯市,这个煤炭储量占全国1/6的地方,周波所在的煤矿还算幸运。此前有统计显示,在鄂尔多斯市300多家煤矿企业中,有2/3已经停产。整个内蒙古地区同样不容乐观。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则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全国19个煤炭减产省份中,内蒙古排名第一,同比降幅最大达到近4600万吨。
不仅是内蒙古,在山西、陕西、河南等产煤大省,煤炭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收缩。事实上,今年前七个月全国原煤产量21亿多吨,同比也减少了4%。据不完全统计显示,陕西有100多家停产或半停产,山东是年产30万吨以下的企业全部停产,河南也是中小型煤企全部停产,山西煤矿开工率均在五成左右。
此前,伴随着黑金带来的各种诱惑,各色企业都涌向内蒙古来淘金。然而,转眼间市场逆转,原本重金掳进的煤炭资源也成了烫手的山芋。无论是传统能源企业还是半道入行的新手,在投资的狂欢盛宴后,都陷入了惨烈的阵痛中。而这一切,仍看不到终局。
谷底众生相
在鄂尔多斯,昔日最繁华的运煤通道——包府路上,已经很难见到运煤车辆鱼梭而行的景象。只是偶尔会有大货车从身边驶过,但也不一定是运煤车。当地人士介绍,如今这里的运煤车辆已比上半年有所好转,但与高峰期相比,显然有云泥之别。
如今,煤矿企业的日子已是今非昔比。据周波介绍,“周围很多煤矿都停产了,我们只是有一些长期合作的客户需要供货,但我们也是受害者之一。” 虽然周波所经营的煤矿,仍旧在勉强维持生产,但他依然感慨道,“如今的煤炭,几乎到了无价无市的地步。”
一组数据能够说明这一情况:8月底,以4800-5000大卡的粉煤运到秦皇岛港为例,其坑口含税价格为220元/吨,长途运费大概为120元/吨,包头站到秦皇岛港运费为140元/吨左右,加之港杂27.5元/吨,合计为467.5元/吨。秦皇岛港5000大卡的报价为445-455元/吨,实际成交价格更低。很明显煤炭价格出现倒挂,鄂尔多斯的煤炭这样运过去已经赔钱了。
事实上,准格尔旗目前5000大卡的粉煤都不好卖。以前坑口价最高时能卖到360 元/吨,现在最低的甚至卖到了每吨220元,但即使这样,购买的人也寥寥无几。如果运到外地,就会赔得更多。这已经成了当地煤炭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地方各种收费也给了煤矿企业不小的压力。在周波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一份当地煤管站对煤矿预征费税执行标准名单显示。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费等,共计每吨煤炭征收88元。
他说,“以前煤炭形势好的时候,煤炭企业对于这些费用也不会放在心上,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就觉得这是一块很大的负担。” 事实上,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对全国20家重点煤炭企业近4年(2009年至2012年)的煤炭税费负担情况调研后,得出结论。2012年,20家煤炭企业税负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54%,比全国其他行业税负水平略高。
市场低迷,税费偏重让很多企业压力倍增。不仅是小企业,大企业也颇有同感。在内蒙古,伊泰集团是当地老牌的龙头煤炭企业。记者在联系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耀勇时,他正打算赶往山东会见客户。“煤炭产能过剩,整体形势都不好。我们的日子也不如以前了,包括我在内整个销售团队,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外面跑市场。”他感慨道,“不跑不行呀!不然,怎么办?”
为了应对这种艰难的局面,伊泰集团很早就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就在葛耀勇忙着跑煤炭外销的同时,伊泰集团掌门人张双旺这个年近古稀的倔强老人,却在大力推广煤化工。
早在10年前,在众多诧异的目光中张双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