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如何发现野生大熊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秦岭,如何发现野生大熊猫?.doc

在秦岭,如何发现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调查的最佳时机是每年的10月~12月,因为这个时间段大熊猫的分布最为均匀。其次是每年的春季3月~5月,此时正是大熊猫发情争偶时间段。4月底至6月初大熊猫从低海拔区向高海拔区追食竹笋,会在小范围内集中。1月~3月虽然也分布集中,但是这个季节亚高山地区容易积雪,许多地段无法穿越。夏季又因为草灌丰茂,能见度低,不易发现大熊猫踪迹。   因为大熊猫常年以竹类为食,它们从竹子的叶、茎、笋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营养成分很低。因此,大熊猫在活动中采用了尽可能减少能量消耗的生存对策。它们平时选择地形平缓、省力的路径活动,大于60度以上的坡面大熊猫很少涉足。冬春季节则多选择光照好,向阳的沟谷阶地和坡面洼地、山间平台处取食活动。因此,大熊猫调查路线就要尽可能穿越这样的地形,可以得到更多的大熊猫活动信息。   我常给那些想在野外观察到大熊猫的年轻人讲,“要想看到大熊猫,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大熊猫”。观察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大熊猫活动和取食的竹林一般都很茂密,调查者如果选择河道或者植被稀疏的地方走,就不容易见到大熊猫。因此,一定要在大熊猫活动和取食的竹林中像大熊猫一样地穿行,尽管路难走,但是发现大熊猫和痕迹的机会更多。   在竹林中穿行时速度不能太快,要边走边听边观察大熊猫活动痕迹,行进中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讲话,尽可能不要把枯枝树叶弄出响声。因为,大熊猫一旦听到响声,或者原地趴下不动,或者快速逃离。   大熊猫取食时会将竹子从竹茎中部咬断,然后坐地将竹子的上部拉至胸前,用前臼齿从竹叶柄部咬断,存至嘴角,待到集有十几到二十片竹叶时,再用前肢卷紧竹叶逐段咀嚼。因此在它坐地取食的地方都会留下50厘米~150厘米不等高度的残桩,以及被择食过的残枝。   大熊猫每15分钟~20分钟要排一次粪便,每次排便1团~3团,每天排粪便约120团左右。因此,它会在活动的路径上或取食的地点留下粪便,在一个地点停留的时间越长,留下的粪便就越多。在它休息的卧穴边会留下成堆的粪便,可以由粪便的团数来推算出它在此停留的时间。   另外,可以从大熊猫粪便的形状上辨认出大熊猫前进的方向。通常它排出的粪便先出肛门着地的一头大,后排出肛门的一头细尖。因此,粪便尖细一头的指向则是大熊猫前进的方向。   通常只有在松软的泥地上和雪地中可以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大熊猫的足迹初看起来形状类似三角椭圆形,前宽后窄,比黑熊的足迹要宽。大熊猫和黑熊足迹最大的区别是:大熊猫脚掌有毛,黑熊脚掌部无毛,从其足迹上仔细观察它有没有毛纹来区别辨认是否是大熊猫。   雌雄性大熊猫均在树上或石头的棱角上摩擦肛门,雄性除摩擦肛门之外还用排尿的方式进行标记。标记的地点通常选择在山梁脊部、两沟上部交汇的垭口和两梁下部交汇的沟口处。   标记所产生的功能目标有两种类型:   领域标记:成年大熊猫喜欢单独活动,无论雌雄个体都有自己的领域(又称巢域)范围,在此范围内一般都排斥同性其他个体进入。大熊猫会不定期地在其领域周边进行标记,告知对方,这里是我的地盘,非请勿入。   繁殖标记:大熊猫在繁殖期也进行同样的标记,特别是雌性大熊猫到了发情阶段,它的肛门周边会分泌一种粘液状腺体,生物学称为肛周腺,肛周腺中除含有它们平时标记领域时所具有的特殊气味外,还产生着一种动情激素,这种气味会随风飘散至半径1公里左右的范围,生物学上称为动物的化学通讯,它告诉雄性大熊猫,它到了婚配季节了,准备择偶完婚。雄性大熊猫闻到这种气味之后,立即会趋之若鹜,集聚到雌性大熊猫身边,以求博得一爱,留下自己的后代。   大熊猫也有丰富的语言,只是我们很难听得到。到了发情期,雄性大熊猫会发出类似于羊叫的颤音,这是向雌性大熊猫发出的求偶声。雌性大熊猫叫声则类似于狗的叫声。雄性之间争偶打斗时发出的叫声,则完全酷似家狗打架时的声音。还有在争偶场地周围那些被打败或是没有机会和勇气参与打斗的大熊猫,还常常发出酷似牛叫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传很远,有时它们在高处打斗,几公里之外都能听见。   大熊猫幼体在4月龄以后至2岁之前,吃饱之后都喜好上树,特别是在1岁之前除了哺乳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树上。上树不仅可以享受到明媚的阳光,重要的是为了安全,以避免天敌的危害。因此,我们在野外调查时不仅要注意样线上的各种踪迹,还要经常向树上看,注意观察树上有没有大熊猫幼体。   野生大熊猫调查,主要是根据大熊猫粪便中经它咀嚼后的食物残节,又称咬节的量度,进行区别。因为,不同年龄个体口腔内宽度不同,大熊猫在取食时通常从右侧喂入食物,然后整齐地咬断。同一只大熊猫的咬节长度基本一致,只有个体大小不同而出现长度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咬节来区别不同的个体。   除了根据咬节来辨别年龄之外,也可以参照粪便中食物咀嚼粗细程度加以辨别。年轻个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