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 災難心理衛生的主要觀念
Key Concepts of Disaster Mental Health
原著:Diane Myers, R.N.,M.SN. Monterey, California
翻譯:陳錦宏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科
第一章提供有關瞭解災難發生和非災難時,心理衛生服務的差異之主要觀念的概要描述。這些知識是透過研究,以及那些提供災難心理衛生復原服務的心理衛生服務主事者、臨床服務者的第一手經驗而來的。
災難心理衛生的主要觀念
每一個見證到災難的人均會被災難影響。
災難創傷有兩種類型。
大部分的人在地震後會聚集在一起救災,但效果常打折扣。
災難後的壓力及哀傷反應是對不正常狀況的正常反應。
許多倖存者的情緒反應來自於災難所產生的生活問題。
災難救助的過程被稱作第二度災難。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他們需要心理衛生的服務,也不會去尋求此方面的助。
倖存者可能會拒絕各種方式的協助。
災難心理衛生協助經常在本質上偏實際層面而非心理層面。
災難心理衛生協助常需去配合他們所服務社區的特性。
心理衛生工作人員為了順利地介入災難事件的處理,需擱置傳統的方法,採取積極主動接觸的方式,以避免心理衛生的標籤作用。
倖存者對他人主動的關心與在乎有良好反應。
各種介入需配合災難的各階段。
支持系統對於復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個見證到災難的人均會被災難影響
在任何一個災難中,失落及創傷會直接影響許多人。此外,許多在其他非直接受災區域的人,情緒上也會受到影響。Myers描述了災難所引起對人及社會廣大的影響:
「災難是一個令人敬畏的事件。單單看到那種廣大的破壞性及可怕的景象就會引起許多深刻的感覺。常常,那些災難侵襲的社區居民會描述哀慟、悲傷、焦慮、憤怒等破壞性的感受,即使他們並非受難者….這種強烈的反應會困惑著他們,畢竟他們似乎並沒有什麼損失。這些人在別人以各種方式告訴他這些是正常的反應以後,會感到輕鬆及安心;每一個見證到災難的人,某一程度而言,都是受難者。」(Hartsough & Myers,1985)
即使一個人是透過二手消息或經由一些大眾傳播媒體得到訊息,也會受到影響。這包括聽到或看到父母,因災難而有實質上的損失的小孩。實質上,心理衛生工作者多數在宣導災難後如何調適壓力及尋求資源(Myers,1991),因此,關於災難的心理衛生宣導、心理衛生服務的介入和哪裡可以尋獲額外的幫助,必須大量提供給社區。
災難創傷有兩種類型
在1972年西維吉尼亞大洪水時,針對Buffalo Creek的研究中,社會學家Kai Erikson描述了兩種在大部分的災難中會接連出現的創傷類型(1976),災難心理衛生單位在評估社區的各種需求時,必須考慮到這兩種創傷。
個人的創傷被定義為〝一種突然撕裂人類防衛的精神上的打擊,在此殘忍的力量之下,人們無法有效地面對它。〞
集體創傷則是〝一種破壞人們彼此的維繫而造成社會生活基本構成的打擊,進而破壞社區的共同體感覺。〞
個人的創傷會表現在倖存者所感受到的壓力反應及哀傷反應。Bolin 及 Bolton (1986)強調,集體創傷提供倖存者彼此間以及與災難地的社會連結。這種連結可以對壓力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災難幾乎破壞了所有的日常生活以及財產,人們需住在臨時的住所,遠離原來的家園及原來的支持系統,如教會、醫院、托兒所及休閒場所。工作可能中斷,或由於經濟不景氣而失去工作、缺乏交通設施、失去器具、或因為壓力而無法專心工作。對小孩而言,可能因為搬離而失去朋友或在學校的關係。疲憊以及易怒容易增加家庭衝突而逐漸損傷家人間的關係與聯繫。
集體創傷通常較不容易被處理個人問題的災難心理衛生人員所注意。我們會發現,如果周遭的環境仍支離破碎而沒有良好的支持系統,將很難從個人的創傷中復原(Erikson,1976)。因此,心理衛生的處理,包括主動接觸、支持團體、社區組織等尋求建立個人與團體聯繫的方式,變得十分重要。
大部分的人會在地震後聚集在一起救災,但效果常打折扣
有許多壓力源會影響倖存者。在早期的英雄期及蜜月期階段,人們經常會有許多全力以赴、樂觀及利他主義的表現。然而,經常有很多的行動是低效率的。當失落的影響及意義變得越來越真實,憂傷的反應即越來越強烈。當疲憊來臨、挫折及幻滅累積,更多的壓力症狀可能開始出現(Farberow &Frederick,1978)。認知功能的降低(短期記憶力喪失、混亂、無法決定優先順序及下決定等)可能因為壓力及疲憊而出現,這將使倖存者降低作重要決定的能力以及對復原採取必要措施的能力降低。
災難後的壓力及哀傷反應是對不正常狀況的正常反應
大部分的災難倖存者原本都是正常人,可以在每天生活的壓力及責任下執行適當的功能。然而,在加上災難的壓力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會有情緒或心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