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新造油茶林栽培技术及前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阳县新造油茶林栽培技术及前景.doc

凤阳县新造油茶林栽培技术及前景   摘要 总结了凤阳县新造油茶林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与整理、选用良种壮苗、幼林抚育管理等内容,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油茶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栽培技术;改造技术;前景;安徽凤阳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98-02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 32°37′~33°03′,东经117°19′~117°57′。全县岩石分布主要为石英岩和石灰岩两大类,土壤主要有黄棕壤、石灰土、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等,少量红壤、黄壤,自然地理条件比较适宜油茶栽培。凤阳县从20世纪60—70年代从皖南引种栽培,2007年年底统计全县有油茶资源林40 hm2,红心镇蒋庄村油茶树已进入盛果期,保存有600~750株/hm2,树高2 m左右,单株冠幅达1.5 m左右,产油45~90 kg/hm2,收入3 150~7 200元/hm2。在梅市街上有2家茶油加工作坊,每年加工的茶油供不应求。但由于茶树品种老化,前期管理跟不上,经济收入很低,为提高油茶的产量、质量,现已在对全县的老油茶林逐步改造更新。自2008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以来,油茶作为凤阳县经济林项目的主要树种在全县大面积栽植。目前,凤阳县已新栽培油茶面积逾533.33 hm2,退还林后续产业加上凤阳县“四十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预计凤阳县的油茶林将平均以每年200 hm2的面积递增,同时伴随老油茶林更新40 hm2。现全县油茶林已达666.67 hm2左右,仍在大力发展中。介绍了凤阳县的新造林油茶栽培技术,并通过老油茶林改造前后的比较,提出了老油茶林改造后带来的良好优势和三大效益。   1 新造油茶林栽培技术   1.1 造林地选择与整理   凤阳县油茶造林主要在黄棕壤、黄壤、红壤,呈中性或弱酸性,多选择海拔1 000 m以下的南部山区,定植在山坡的中下部位置,土壤肥沃,不积水,土层厚度达60~80 cm。坡向为光照条件好的东坡、西坡、南坡、东南坡、西南坡。近年的栽植地类更广泛,涉及到塘坝、农田。及时对造林地上杂草、灌丛、次生林及各种杂物清理干净。并在每年的10—12月实行机械带状整地或全垦整地。整地深度达60 cm,破碎大土块,清除大石块,填平低洼处、大沟、穴以增加造林面积。   1.2 选用良种壮苗   凤阳县发展油茶品种必须是经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的优良品种。包括容器苗、Ⅰ级苗、嫁接苗一年生等,苗高不低于15 cm,基径不低于0.25 cm,木质化程度高,根球完整,侧根发达均匀,不团结,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扦插苗1.5年生,苗高不低于25 cm,地径不低于0.35 cm,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凤阳县油茶苗木品种有大别山1号、大别山2号、大别山3号、大别山4号及长林系列;凤阳1号、凤阳2号、凤阳3号、凤阳4号等,均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平均产油量达450~900 kg/hm2,经济收入3.6 万~7.2万元/hm2。   1.3 造林   凤阳县油茶造林以2—3月中旬最为适宜,最好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在机械整地的基础上,采用穴植法造林,栽植深度比苗木地径原土印深3 cm,栽植时施足基肥,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施基肥0.3~0.4 kg/株,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栽植时浇足底水,苗木扶正,培紧即可,不需用脚踩,以防踩烂容器。凤阳县油茶栽植密度1 650株/hm2,株行距为2 m×3 m;当栽植密度为1 110株/hm2,株行距为3 m×3 m。   1.4 幼林抚育管理   1.4.1 施肥措施。定植当年通常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施尿素或专用肥25~50 g/株。从第2年起,3月新梢萌动前15 d左右施入速效氮肥,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施5~10 kg/株,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1]。   1.4.2 抚育管理。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1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要以绿肥或豆科植物为主进行合理间种,实行以耕代抚[2]。油茶幼树由于抽梢量大,组织幼嫩,易受冻害,冬天冷气流频繁的地方应适当营造防风林带,平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加强树势,11月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在10—11月用0.2%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在叶面进行喷施,以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利于安全越冬。   1.4.3 树型培育。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 cm处定干,适当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