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术精湛 行为世范 白衣天使新女性 医德高尚 大爱无疆 万婴之母林巧稚.doc
医术精湛 行为世范 白衣天使新女性 医德高尚 大爱无疆 万婴之母林巧稚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
30年前,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以82岁的高龄在她先后学习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第2天清晨,83岁的冰心(1900.10.5-1999.2.28)在早餐时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放下匕著,迸出了悲痛的热泪”,写下了《怀念林巧稚大夫》,“她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她的医术医德,她的嘉言懿行……永远在我的心中闪光!”
林巧稚(1901.12.23—1983,4.22)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5岁时她的母亲患子宫颈癌去世,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远的伤痛。13岁时,林巧稚加入了基督教。20岁时,林巧稚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考入协和医学堂,林巧稚在协和的入学考试途中,为了帮助一名中暑晕倒的女子,陪送她去治疗,放弃了英语考试,但是最后被协和破格录取。
1929年,28岁的林巧稚在8年制的协和医学堂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32年,30岁出头的林巧稚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旋即到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1939年,林巧稚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1941年底,北京协和医院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关门。1942年,林巧稚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后来,林巧稚担任了中和医院(前身为中央医院,现在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1946年,林巧稚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1948年,林巧稚返回协和医院,并在此工作直至1983年去世。
新中国成立之后,林巧稚感到欢欣鼓舞,她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她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医学事业中。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65年,林巧稚主持中华医学会第1届妇产科学术会议。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1978年12月,林巧稚和楚图南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西欧4国访问,在英国患脑血栓后返回。
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林巧稚病倒了。这位毕生都在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而奋斗的医学家躺在病床上依然没有停止工作。她曾说:“我一闲下来,就会感到寂寞、孤单,生命就会完结。”林巧稚开始记录自己一生的医学实践探索心得——《妇科肿瘤》。整整耗时4年,她终于完成了这部50万字的专著。然而书完成了,林巧稚却走了。1980年12月2日,林巧稚被送进医院。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北京病逝。
林巧稚医术高明,她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著有《乙酰胆碱在正常分娩机制中的作用》、《24例良性葡萄胎及恶性葡萄胎转移的研究》,主编《妇科肿瘤》、《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家庭育儿百科大全》等。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献身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器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年代成功切除28公斤的巨大肿瘤,80年代潜心编纂《妇科肿瘤》。
林巧稚医德高尚,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林巧稚不但给有钱的妇女看病,对穷苦百姓也一视同仁,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协和医院看门诊,经常告诉平民百姓不要挂她的专家号,“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Lin Qiaozhi’s Baby”(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说过:“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1声啼哭。这些哭声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感受到作为医生的自豪,也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快乐。”
老协和女大夫都喜欢穿素色修身旗袍,高贵脱俗,她们脱下白大褂走在街上,都能被老百姓一眼辨认出那是协和人。20世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