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卡尔·萨根论寻找地外智能.doc
卡尔·萨根论寻找地外智能
卡尔·萨根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和空间科学院教授。在此之前,他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行星大气及表面的物理和化学、行星探索、地球生命起源以及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及探测方法。他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行星探索活动关系密切,曾参与“水手”号、“海盗”号和“旅行者”号计划。一生著述颇丰,包括数百篇科学和科普文章,十几本著作,其中1973年出版的《宇宙联系:地外视角》获得当年的坎贝尔最佳科学图书奖,1977年出版的《伊甸园的龙:人类智能演变之猜想》获得1978年的普利策奖。以下,便是他关于寻找外星文明的论述。
在人类整个历史上,我们一直都在思考着星球,遐想着人类是否独特,或者说,在黑暗夜空的某个方位会不会也有我们的宇宙伙伴像我们一样,在那里沉思冥想着同样的问题。他们可能以不同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宇宙,在他们那里可能存在着奇异的生物、技术和社会。如果能够与一个截然不同的文明取得联系,那该是怎样一种前景啊!宇宙浩渺、古老,远远超出人类的普通理解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有点孤独,我们在思考自己这个微小但又极其精致的蓝色行星有没有终极意义,如果有,那是怎样的终极意义。搜寻地外文明就是为人类寻找一个可以普遍接受的宇宙环境,寻找地外文明的深刻实质就是寻找我们自己。
在此之前,还没有人这么做过。不管人类曾经多么关心或者多么投入,还是没能解决基本问题。但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我们拥有了非同寻常的科技能力,使我们能够搜寻遥之又遥的远方文明,他们的发达程度或许与我们不相上下。这种能力被称为射电天文学,它需要单个的射电望远镜、群体的射电望远镜、敏感的无线电探测器、处理接收数据的高级计算机以及献身于此的科学家的想象力与技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射电天文学打开了一扇通往物理宇宙的窗口,如果我们努力得当,它也许能够给生物宇宙以光辉的启示。
有些探索地外文明问题的科学家,我可以算是其中一员,试图估计银河系里高级技术文明的数量,也就是说,多少个社会能够拥有射电天文学。问题是,这样的估计再好也只不过是猜测。这里涉及星球数及年龄,这方面我们很了解;行星系统的丰富多样及其含有生命的可能性,这方面我们不太清楚;智能生命演变的可能性以及科技文明的寿命,这方面我们几乎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大家都算了算,得到的数字是:只在我们银河系就有100万个科技文明。这个数字大得惊人,只是想象一下这100万个世界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及其贸易,都是很令人兴奋的。可是在银河系中可能有多至2500亿颗恒星,即便有100万个文明,25万颗恒星中才有不到1颗拥有发达文明居住的行星。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哪些恒星可能人选,所以要审查的恒星数量就非常庞大。因此,寻找地外文明可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尽管有古代宇航员和不明飞行物的说法,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他文明过去造访过地球,所以我们只能从远方寻找线索。在我们现有的远距离探测技术中,无线电是最好的。射电望远镜相对比较便宜,无线电信号以光速运行,目前还无法超过光速。利用无线电实现通信并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活动:无线电是电磁谱的一大部分,银河系中的任何一个科技文明都会像我们一样发现无线电。
首次收听可能的外星信号的认真尝试是1959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格林班克的国家射电天文台进行的。这个项目名叫奥兹玛计划,由康奈尔大学的弗兰克·德雷克组织,对邻近的两颗恒星——波江座的天苑四和鲸鱼座的天仑五——进行监测,时间持续了好几个星期,没有得到否定结果。
此后,人类还展开了几个项目,但规模都不大,没有一个获得积极的结果。这些项目监测的恒星总数不到1000颗,这才是整个工程的1‰。
然而有迹象表明,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严肃认真的努力。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菲利普·莫利森主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次重大科学研究,非常强调对可行性和有利条件更加系统的调查,得出四大结论:
①开始认真搜寻地外文明既及时又可行;②可以利用适当的资源开展一次重大的项目,以便取得潜在的可观次级效益;③可根据需要建设高性能的大系统;④这种搜寻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由美国牵头的国际合作。
莫里森的报告中提出了广泛的选择,包括新型(同时也昂贵)的巨大地面或空间射电望远镜,但该研究也指出,如果能够开发更加灵敏的无线电接收器和精巧的计算机化数据处理系统,只要有适度的成本就可以取得巨大的进展。
苏联曾有一个国家委员会专门组织搜寻地外文明,为此还在高加索建成直径600米的RATAN-600大型射电望远镜。随着射电技术的重大进步,科学界和普通民众对于外星生命理论的尊重也在与日俱增。的确,“海盗”号的火星之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另一行星上搜寻生命的努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接受其他高级文明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