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C-CO2中溶质的扩散系数为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溶质在SC-CO2中的扩散系数比在通常液体中高出50-100倍。因此,对动物或植物组织中有效成份进行萃取时,具有相当高的质量传递速率。 3、SC-CO2萃取及夹带剂的作用 ①、SC-CO2萃取 天然产品中通常含有许多不同的化学成份。对同一天然产品用不同方法或不同萃取剂提取得到的制品,其组份是不同的。 溶剂CO2的萃取能力与操作参数(压力和温度)有关。 ② 夹带剂 单一组合的超临界溶剂存在局限性: 溶解度不高 选择性不强 溶解度对T、P不够敏感等 提高溶质的溶解度和选择性 溶剂的密度 溶质与夹带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举 例 在CO2中添加约14%的丙酮后,甘油酯的溶解度增加了22倍。 纯CO2几乎不能从咖啡豆中萃取咖啡因,但在加湿的SC-CO2中,因为生成了具有极性的H2CO3,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选择性地溶解并萃取具有极性的咖啡因。 ③、SC-CO2萃取流程 三种工艺流程的比较 能耗: 吸附法不需要压缩和热交换的能耗,最节能; 过程目的: 等温法和等压法适用于萃取相中的溶质为所精制的产品; 吸附法只适用于可使用选择性吸附方法分离目标组分的体系,只能用于少量杂质脱除过程。 温度变化对CO2流体的溶解度影响小于压力变化的影响,等压法使用价值较少; 超临界CO2萃取过程大多采用改变压力的等温法流程。 普通溶剂萃取制取的酒花萃取液为暗绿色膏状(即啤酒花浸膏),含有许多不纯物质,而且还残留有机溶剂。液体CO2和SC-CO2抽提的酒花萃取物颜色为橄榄绿,α-酸提取率近99%,硬树脂萃取率仅为5.2%,而且不萃取农药(大都有极性),芳香成分不氧化。 大型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④ 存在问题 1、由于设备在高压下工作,设备投资大,维修费用 高,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高; 2、不能连续操作,生产能力小; 3、有关溶解度测定、相平衡关系、状态方程开发等 基础性研究不足; 4、仅局限于高附加价值产品。 一、反胶团的形成与特性 正胶团:水包油结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朝外,疏水的尾部朝内,中间形成非极性的 “核”。 正胶团vs反胶团 反胶团,油包水结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朝内,疏水的尾部向外,中间形成极性的“核”。 向非极性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如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就会在非极性溶剂内形成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体。 在反胶团中有一个极性核心,被称之为 “水池”。因为这个“水池”具有极性,可以溶解具有极性的分子和亲水性的生物大分子。 宏观上,极性分子和亲水性的生物大分子是“溶解”在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微观上,是某种产物从主体水相向有机溶剂相中的反胶团微水相中的分配萃取。 影响反胶团的大小因素 表面活性剂种类、浓度; 非极性有机溶剂种类、浓度; 操作时体系的温度、压力; 微小水池中的离子强度。 (1)反胶团的临界胶团浓度 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相中能形成反胶团的最小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 CMC: 临界胶束浓度,mol/L (2)反胶团含水率 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浓度之比,即 反胶团含水率: 当W0 6-8 时,“水池”中水的其表观粘度可增大到普通水粘度的50倍,另外,其冰点将低于 0℃。 当W0 16时,“水池”中的水逐渐接近主体水相粘度,胶团内也形成二重电荷层, 反胶团萃取分离特点 (1) 有很高的萃取率和反萃取率并具有选择性; (2) 分离、浓缩可同时进行,过程简便; (3) 能解决蛋白质(如胞内酶)在非细胞环境中迅速失活 的问题; (4) 由于构成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具有细胞破壁功效,因 而可直接从完整细胞中提取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和酶; (5) 反胶团萃取技术的成本低,溶剂可反复使用等。 二、反胶团的分类 1、单一表面活性剂反胶团体系 是指在使用时无须加入助剂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多条中等长度的烷基尾和一个较小的极性头。 a: 阴离子型,如AOT 该体系结构简单和稳定,反胶团体积较大,适用于等电点较高的、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分离; b: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CTAB,DAP 该体系适用于等电点较低的、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的分离; c: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能形成更大的反胶团体系。能分离相对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但这类体系容易乳化。 2、混合表面活性剂反胶团体系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表面活性剂构成的体系,一般来说,混合表面活性剂反胶团对蛋白质有更高的分离效率。 3、亲和反胶团体系 是指除了有组成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以外,还有具有亲和特征的助剂,它的亲和配基与蛋白质有特异的结合能力,往往极少量亲和配基的加入就可使萃取蛋白质的选择性大大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疆(M400)无人机与妙算3机载算力盒子组合的旗舰解决方案.pdf VIP
- 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方案与执行要点.docx VIP
- 机械式停车设备安全评估实例介绍.pptx
- QC∕T 1067.1-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 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pdf
- (高清版)B/T 42755-2023 人工智能 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程.pdf VIP
- T /GDNAS 065—2025 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鼻压力性损伤预防技术规范.pdf VIP
- 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doc VIP
-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标准计算手册(total-187页).docx VIP
- 公司参与期权交易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pdf VIP
- 动词三单变化专项练习.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