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胜联同志工作情况报告.doc
罗胜联同志工作情况报告
罗胜联,1962年2月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博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6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中南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任有色公司长沙环境保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0年至2008年任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英国皇家工程院Andre Geim院士邀请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09年至今任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高校高水平实验室主任、环鄱阳湖流域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2011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兼任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西省“555”赣鄱英才首批人选,江西省环境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环境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农工民主党中央环境资源委员会委员。担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Applied Bioresearch》,《环境科学与技术》与《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杂志编委。
罗胜联教授以减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及保证湘江流域饮用水安全为目标,长期从事重金属废水治理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系统开展了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与回用的化学、生物及环境功能材料等技术研究。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基于重金属有机络合机制,研发了富含羧基的高效重金属捕集剂,开发了具有分子强化功能的水质阻垢缓蚀剂,创建了有色重金属冶炼废水治理与回用新工艺,在有色行业内实现了重金属废水的高效处理与回用。
针对有色重金属废水难以达标排放和回用难题,深入一线开展工艺分析,发现了有色重金属废水达标排放缺乏有效捕集剂、废水回用极易结垢、回用水中捕集剂和缓蚀剂是否对冶炼工艺存在不利影响等瓶颈问题,提出了构建络合型重金属捕集剂的新思路。运用目标分子设计与Gaussian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了富含羧基的有机聚合物重金属捕集剂,揭示了重金属与捕集剂的络合与絮凝作用机理,设计了石灰中和-络合-活性渣回流技术系统;通过化学修饰强化分子架桥与耦合作用,在常规阻垢缓蚀剂上创新性引入酰胺官能团,大幅增强了钙镁离子螯合吸附,通过揭示基于官能团诱导的高温、高钙水环境中阻垢缓蚀作用机理,实现了高温环境下高钙镁水的循环利用;揭示了回用水中存在的捕集剂与阻垢缓蚀剂有利铅锌溶出,增加阴极还原的极化电压、降低铅锌冶炼电解能耗,反而有利于浸出和电解的工艺过程。
据此,建立了“石灰中和-络合-活性渣回流”示范工程,形成了有色重金属废水高效处理与全面回用的化学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实现了控制pH为8.5左右有色重金属废水达标排放,大幅度减少了石灰用量,絮凝体沉淀速度快了近3倍,成本仅为0.98元/吨,重金属回收率大于95%,重金属外排量千吨水为0.5 kg左右,净化水回用率大于90%。
该工艺率先应用于全国最大锌冶炼企业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处理25000吨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并推广到湘江流域其他大型有色企业;湘江流域的成功经验辐射到黄河上游西北地区最大铅锌冶炼厂等多家有色企业,建成了1000万吨/年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在我国有色行业内实现了重金属废水高效处理与回用。累计节水5亿多吨,减排重金属1100多吨,直接经济效益为2.58亿元。主持建成年产1万吨YJ系列阻垢缓蚀剂生产线,扶持了1个年产值过亿元的环保工业企业。技术成果纳入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重金属污水化学法处理设计规范”,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
二、 发现了高耐受重金属的特异菌种,阐明了菌种对重金属耐受和胁迫响应机制,开辟了获取处理重金属废水特异微生物资源新途径,建立了有色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的生物处理示范工程,实现了有色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工艺应用和推广。
针对重金属废水难以深度处理的难题,提出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新思路,基于环境生物的胁迫机制和超累积植物优选特异内生菌的新理念,发现了高耐受Cr(VI)、Cd(II)和As的三类特异功能菌种(菌种保存号见附件),揭示了耐受和靶向去除Cr(VI)、Cd(II)和As的作用机制,发明了高效分离内生菌的方法,创建了菌种规模化培养驯化方法,形成了获取处理重金属废水特异微生物的新技术,解决了制约有色重金属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的微生物资源匮乏的瓶颈问题。
针对活体菌种难以实现多金属废水大规模深度净化等问题,率先运用基因改造和多基团嫁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特异性菌种的功能扩增和代谢产物多基团的扩增,阐明了细菌功能扩增产物深度去除重金属的协同作用。基于组分设计原理,选择高效脱钙剂与细菌功能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