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教学出路之具体课例(我教《阿房宫赋》)篇
江苏省兴化中学 赵长河
邮箱:qazwsx11000@ 电话手) 052383215966(宅)
一、教学理念
高耗低效、无用无效一直以来都是中学文言教学的态势。现代言语实践是激活文言教学进而改变文言教学高耗低效、无用无效的有效策略。现代言语实践是指目前处于实际运用状态的言语,现代书面语言语是其主要形式,现代口语实践和浅易文言写作实践是其次要形式。
二、课前预习
1、仔细对照注释看原文3遍以上,罗列文中未注或注而不清、不详的难懂词句,试着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现代汉语,借助工具书加以解决。
2、通过资料查找或网络搜索,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点。
3、早晚读时,1-3节采用同座对读(上句对下句)的方式,第4节采用两人齐读的方式,大声朗读,争取背诵。
4、末节四个“后人”,哪三个相同?分别指什么人?为什么不直接具体地说今人或唐人而委婉宽泛地指后人?《六国论》为什么直指当今“天下”?能否从讽谏现象的普遍程度和危险急切程度的不同说说理由?
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第1设计落实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理念,第2设计便于学生课堂学习时把握赋体 群英会语言特征,第3设计是文言教学正统地道的教学法,对读的预习既激“读”趣,又是课堂品味语言这个教学环节的诱导和铺垫,第4设计是从板块主题“后人之鉴”的角度引导同学用比较的方法深入思考全文主旨。根据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第1、2个预习积极充分,第3、4个预习在课堂互动的“一点通”中确实有“灵犀”之功。
三、课堂教学
(一)出示目标:
以“古今联系、填句运用、调序翻译、换词比较、读写结合、品写结合”等方法,落实我们古文教学中的“关键词句法”和“仿写法”,从而品味并尝试运用赋体文章中的精粹语言,且在语言的品味运用中对“戒奢戒侈,以古为鉴”的正确价值观能够自然认同。
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目标的叙述能够做到行为主体明确,行为动词具体,目标的三个维度交融合一。课堂教与学自始至终体现出商量预设的明晰自觉特点,体现出互动生成的精彩活泼特点。
(二)昨晚看了同学们做的罗列课本注而不清的难解词句作业,下面的投影是同学们普遍反映难解的词句。同座可以讨论,看看能否找到助解法,5分钟后抢答。
1、未云何龙?(云,意“雨过天晴”,否定词后名词作动词用,语法推)
2、辇来(辇,名作状,现代汉语同类助解,如“船去”)
3、鼎铛(铛鼎,名词意动,成语同类助解,如“幕天席地”)
4、绿云扰扰(绿云,意“青丝”,现代汉语关联词助解;扰扰,“纷扰、纷乱”,现代汉语组词助解)
5、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意“远得看不见踪影”,成语助解,如“杳无音信”;之,意“到”,又如“辍耕之垄上”,联系记,所字结构中所后词必是动词,词法推)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意“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代汉语俗语助解)
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这样的设计旨在使文言词句教学化枯燥无味为活泼有趣,是以现代汉语言语实践激活文言词汇的掌握。“绿云扰扰”的理解,学生有障碍,反映的是积累不足。
(三)《六国论》、《阿房宫赋》都是借古讽今之作,下面请填充:
古事 今事 讽
《六》六国赂秦而亡 北宋赂契丹西夏 “下矣”
明确:《阿》阿房宫由成而毁 唐敬宗大修宫室 “爱”、“哀”、“鉴”
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使学生在比较中把握“借古讽今”的板块主题,使教学一开始就体现出板块的整合性。学生有填“哀”、“鉴”,有只填“鉴”的;“腐败政治,穷奢极欲”尤其是“穷奢极欲”,一般也能大致填出。
(四)听老师范读,划出体现文章思路的关键词,已有了一个现成的“爱、哀、鉴”,现在主要听读,找出体现阿房
宫、秦王朝命运走向及原因的词。
明确:
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设计主要是落实通过抓关键词法把握文本内容主旨的教学法;同时可以对这几个关键词体现的古汉语语言现象结合文意顺带强调一下,如“一”的“成为一统”意中透出秦王朝一统天下的气势,“哀”的“为谁而哀”的为动用法,“鉴”的“以何为鉴”的意动用法等等。学生一般不能搜索出原因中作为外因的“怒”字,反映了学生缺失内、外因辩证思考的思维缺陷。经过“内外因”的提示后,学生才找出“怒”字。
(五)作为一篇文赋,《阿房宫赋》又具有赋体文章的什么特点?所谓“写志”就是写作主旨之所在,具体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