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终极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史终极版

1、原始宗教的内容 原始宗教: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转化过程。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物灵崇拜 上古时期中国人由哪三大部分组成? A.一是华夏集团(又称河洛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 B.二是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区,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有虞氏等; C.三是苗蛮集团(江汉集团),主要活动在南方长江、江水流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以祝融为首 2、礼乐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A,宗法制:基本内容是确定继统秩序和家族内部依血缘关系区分尊卑亲疏,规定各自不同的义务和权利。 B,礼乐文明: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礼的产生,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的产物。 C,周礼:周公“制礼作乐”。周代形成的礼仪制度,实际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 D,礼仪制度是为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三大关系而制定的,礼分别代表了神权、族权、君权。 3、周礼奠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 如果说,夏代是服从命定的“尊命文化”,?殷代是崇尚鬼神的“尊神文化”,那么,周 代则是礼乐刑政目标合一的“尊礼文化”.? 4、士文化的崛起 1士的来源:原先贵族的最低等级“士”;一批丧失了世卿世禄生活得贵族子弟;庶人中的佼佼者。 2统治阶层的“重士”: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争霸图强的政治环境,突出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做为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士成为王侯公卿竞相招揽的对象,“蓄士”、“养士”蔚然成风。(如战国四君子) 3士的品格: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政治参与意识强烈;道德自律严格。 主要反映在士对“道”的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5、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保留较多原始民主的遗存,因而处士横议,尚未如后世那样被视作大逆不道, 文武人士大多怀有‘干求利禄的热情’ 因为政治观念的权威尚未确立,而原始民主遗风犹存,故当年士子普遍富于批判精神 6、百家争鸣代表观点 儒家复礼与归仁 墨家兼爱与尚同 道家无为与自然 法家变法与专制 7、先秦的民本思想 内涵 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到君主依赖民,民制约的君主关系 8、为什么说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有哪些变革? ①政治原因: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被打破,诸侯“蜂起并作”,争霸战争纷繁频仍; ②经济原因: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私家”与“公室”的斗争成为主要线索,前者日隆而后者愈衰。 ③社会原因:社会结构发生剧变,宗法制解体,世卿世禄的世袭社会向俸禄的官僚社 会过渡,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变为“布衣卿相,礼贤下士” ④文化原因:与宗法制的解体相适应,盛行了5个多世纪的礼乐制度衰落。 变革: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与李斯都是在专制一统的帝国建立之后,设计大一统的思想体系,整合文化的谋士智慧。 董仲舒:反对滥施强暴,而高扬 ‘崇儒更化 ’旗帜,寻找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政体最相契合的文化形态---包含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 李斯以暴力消灭异端倡言‘以吏为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事皆决于法。与先秦原始儒家的不同之处: 一方面,汉代及其后历代帝王独尊的儒术与先秦原始儒家已大有不同,它兼摄诸说具有更大包容性和政治张力;另一方面,历代帝王在实际运用中,大都 儒表法里,儒法兼采,只不过不便与公开宣扬,刑杀威罚而已 10、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 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今文经用汉隶抄写;古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 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着重发掘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的视角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究明典章制度,着重探讨经文本义,前者主张合时,后者主张复古。 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今文经学崇奉孔子,古文经学崇奉周公。今文经学以孔子为‘受命’的托古改制的素王,古文经学认为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史家。 二者学风不同 。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又往往流于荒诞;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却常常失之繁琐。 经今古文之争 11、玄学的含义 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一改汉代哲学的繁琐和神秘,在思想界吹起了一阵思辨的清风。代表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主流。 1、玄学兴起的原因 (1)名教和经学的衰微。 (2)“清谈”之风盛行。 “党锢之祸” 2、玄学的主题 (1)“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文档评论(0)

sa74g0h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