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 0
- 0
- 2016-11-28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与DB32/T 1174-2007相比,主要技术修改内容如下:
——修改了范围,将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为主的秸秆还田机械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为主的秸秆还田机和复式作业机;
——修改了引用文件,删去了GB 10395.1-2001、GB 10395.5-2006;增加了GB 10395.1-2009 、GB 10395.5-2013;
——删除了3.1.1和3.1.2条款;
——修改了操作人员条件;
——将3.3条款修改为“还田机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作业要求。配套拖拉机状态良好,拖拉机轮距、功率、动力输出轴、花键规格、及标准转速、悬挂类别等应符合秸秆还田机匹配要求。”;
——增加了 4.2.4条复式作业机,还需对播种施肥深度、播种量和施肥量进行预先设定和调整;
——将4.3.8“检查调整带的张紧度检查调整带的张紧度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还田机械(以下简称还田机)的作业条件、操作使用、安全事项、检查保养、维修、贮存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为主的秸秆还田机和复式作业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1-200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5-2013 农林机械 安全 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
作业条件
田间条件
秸秆铺放均匀,秸秆还田量应符合农艺要求。
操作人员条件
机具操作人员应是专业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人员,并严格按照机具使用说明书的操作规程进行调整、作业和维护。
机具条件
还田机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作业要求。配套拖拉机状态良好,拖拉机轮距、功率、动力输出轴、花键规格、及标准转速、悬挂类别等应符合秸秆还田机匹配要求。
操作使用
机具安装
按说明书要求安装规定规格的刀片或锤爪,不同型号和不同等质量级的刀片或锤爪不得混装。
将还田机与拖拉机悬挂连接,调整拉杆,插好扣销,防止松脱。
安装万向节,保证传动轴中间两节叉的叉面处于同一平面,插好定位销,并用开口销将定位销固定,防止松脱。
作业前机具调整
检查和调整还田机的左右水平状态,保证左右在同一水平位置。
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查和调整万向节前后夹角。最大夹角工作状态时不允许大于±5°,提升时不允许大于20°。
根据地块条件、作业要求,调整机具作业限位装置,确定合适的作业深度,以及作业机具提升最高限位。
复式作业机,还需对播种施肥深度、播种量和施肥量进行预先设定和调整。
作业前检查和试运转
检查各零部件联接是否可靠转动部件是否灵活。检查调整带的张紧度根据、土壤含水率坚实度,作业速度观察传动皮带的张紧度,如过松过紧,均应及时调整。
DB××/T ××××—××××
2
1
DB32/T 1174—20XX
3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XX-XX-XX实施
20XX-XX-XX发布
秸秆还田机械 操作规程
Operational procedure for smashed straw machine
(报批稿)
DB 32/T 1174—XXXX 代替?DB 32/T 1174-2007
代替?DB 32/T代替?DB 32/T 1174-2007 1174-2007代替?DB代替?DB 32/T 1174-2007 32/T 1174-2007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ICS 65.060.30
B 05
备案号:XXXXX-20X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