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图像增强 3.1 空间域单点增强 3.1.1灰 度修正 3.1.2灰 度 变 换 □灰度线性变换 假定原图像f(x, y)的灰度范围为[a, b],希望变换后图像g(x, y)的灰度范围扩展至[c, d],则线性变换可表示为 此式用图4-12表示。若图像灰度在0~Mf范围内,其中大部分像素的灰度级分布在区间[a, b],很小部分的灰度级超出了此区间,为改善增强的效果,可令: 例如,当a=50, b=80, c=20, d-c=120时,即采用下式: 图4-13 线性灰度变换 (a) 原始图像; (b) 灰度变换后的图像 分段线性变换 为了突出感兴趣的目标或灰度区间,相对抑制那些不感兴趣的灰度区域,可采用分段线性变换。 常用三段线性变换法: 分段线性变换图 式(4-16)对灰度区间 [0, a]和[b, Mf]加以压缩,对灰度区间[a, b]进行扩展。通过细心调整折线拐点的位置及控制分段直线的斜率,可对任一灰度区间进行扩展或压缩。 这种变换适用于在黑色或白色附近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例如, 照片中的划痕, 由于变换后在[0, a]以及[b, Mf ]之间的灰度受到压缩, 因而使污斑得到减弱。 常见的几种非线性变换函数 灰度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灰度级,纵坐标是该灰度级出现的频度,它是图像最基本的统计特征。 纵坐标视图像类型而定, ■对连续图像,它是灰度值出现的概率密度pr(r) , ■对数字图像,它是灰度值为rk的像素个数或出现这个灰度值的概率pr(rk) 设r代表图像中像素灰度级,作归一化处理,r将被限定在[0, 1]之内。在灰度级中,r=0代表黑,r=1代表白。 对于一幅给定图像,每一个像素取得[0, 1]区间内的灰度级是随机的,即r是一个随机变量,则可用灰度级的概率密度函数pr(r)来表示原始图像的灰度分布,得概率密度曲线,如图4-2所示。 图4-2 图像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从图像灰度级的分布可以看出一幅图像的灰度分布特性。 ■图 (a):大多数像素灰度值取在较暗的区域,所以这幅图像肯定较暗。一般在摄影过程中曝光过强就会造成这种结果。 ■图(b) 的像素灰度值集中在亮区,因此,图像(b)将偏亮。一般在摄影中曝光太弱将导致这种结果。 ●结果:从两幅图像的灰度分布来看图像的质量均不理想。 直方图的性质 ●直方图是一幅图像中各像素灰度值出现次数(或频数)的统计结果,它只反映该图像中不同灰度值出现的次数(或频数),而未反映某一灰度值像素所在位置。 ●任一幅图像,都能惟一地确定出一幅与它对应的直方图, 但不同的图像,可能有相同的直方图。 图像与直方图间的多对一关系 图像与直方图间的多对一关系 直方图的拉伸 ●一幅给定图像的灰度级分布在0≤r≤1范围内,在[0, 1]区间内的任一个r值,可进行如下变换: s=T(r) (4-2) ●变换函数T(r)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在0≤r≤1区间内,T(r)值单调增加; (2) 对于0≤r≤1, 有 0≤T(r)≤1 或 0≤s≤1。 ●条件(1)保证了图像的灰度级从白到黑的次序不变, ●条件(2)保证了映射变换后的像素灰度值在容许的范围内。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变换函数的例子如图4-7所示。 图4-7 灰度拉伸变换函数 反变换 ●从s到r的反变换可用下式表示: r=T-1(s) T-1(s)对S同样满足上述条件,且为单调增长函数。 ● 由概率论理论可知,如果已知随机变量r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r(r),而随机变量s是r 的函数,即s=T(r),则s 的概率密度为ps (s),所以可由pr(r)求出ps (s),如下式所示。 直方图均衡 ● 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是以累积分布函数变换法为基础的直方图修正法。假定变换函数为 例1 ● 在图4-9中,(a)是原始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从图中可知,该图像的灰度集中在较暗的区域。 ■由图(a)可知, 原始图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例1 曲线 ● 按照这样的关系变换,就可以得到一幅改善质量的新图像。 ■图 (b)为变换函数; 图 (c)为变换后的均匀的概率密度函数。 ■这幅图像的灰度层次将不再是呈现较暗色调的图像,而是一幅灰度层次较为适中, 比原始图像清晰, 明快得多的图像。 ● 可以证明,变换后的灰度及概率密度是均匀分布的 验证: 由此可见,按变换后所得图像灰度级分布是均匀的。 当灰度级是离散值时,可用频数近似代替概率值,即 变换函数式的离散形式: 例2 设有一幅64x 64x3bit的图像,其灰度级分布如表4—1所示。这幅图像的直方图如图4—6(a)所示。 根据变换关系可求出: 此灰度变换的图形如图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钳工高级理论+技能.doc
- 建筑施工企业全套安全资料(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等).doc
- KW系统集成公司平衡计分卡实施 踏瑞绩效管理智能反馈比赛软件 参考答案.pdf VIP
- 专题二 函数与导数(2020-2024)五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VIP
-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3.第十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ppt VIP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分类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案)(表格式)【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df VIP
- 婴幼儿肥胖管理专家共识(2025).ppt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物流管理.pptx VIP
- 全程对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质量控制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