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制原理复习课件
1 轧制过程基本概念 掌握变形区主要参数及相互关系; 掌握咬入条件及改善咬入的途径; 熟悉轧制过程变形、运动学、力学条件; 熟悉金属在变形区里的流动规律。 1.1变形区及主要参数 1变形区概念: 轧件承受轧辊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变形区分: 几何变形区:轧件直接承受轧辊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物理变形区:轧件间接承受轧辊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2. 主要参数 接触弧s(咬入弧):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弧AB) 咬入角α: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变形区长度(l):接触弧的水平投影长度。 2)变形区长度l 不考虑弹性变形 简单轧制,即上下辊直径相等。 4.轧制变形的表示方法 绝对变形量 相对变形量 变形系数 1)绝对变形量:轧前、轧后轧件尺寸的绝对差值。 压下量 △ h = H-h 宽展量 △b = b-B 延伸量 △l = l- L 2)相对变形量:轧前、轧后轧件尺寸的相对变化。 相对压下量ε=( △h/H)% e = ln h/H 相对宽展量 εb=(△b /B )% eb= ln b/B 相对延伸量 εl=(△l/L )% el= ln l/L。 3)变形系数:轧前轧后轧件尺寸的比值表示的变形。 压下系数:η=H/h 宽展系数:β(ω)= b/B 延伸系数: μ ( λ )=l/L 根据体积不变原理,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即 H×B×L=h×b×l η= μ×β或 ln(1/η)+lnβ+ln μ =0 上式说明,在一定压下量下将会得到一定的延伸量和宽展量。 1.2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轧制过程: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辊缝,并使之受到 压缩 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压力加工过程。 1.2.1 咬入条件 咬入:依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辊缝的现象。 1.自然咬入条件 受力分析如图 1-1 轧辊对轧件的作用力P、T 咬入条件:Px ≤ Tx Px = Psinα Tx=P f cosα sinα≤f cosα tanα≤f =tanβ α≤β 自然咬入条件 2 稳定轧制时的咬入条件 1.2.2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由咬入条件:α≤β便可以得出 凡是能增大β和减小α的一切因素都利于咬入。 对以上两种途径分别讨论: 1. 减小咬入角α的途径及生产实际中采用的措施。 1)减小咬入角α途径 由α=arc cos(1-△h/D)知 (1)增加辊径D 当△h = C(constant ),增加辊径D, 咬入角α减小。 2)生产实际中减小咬入角α措施 (l)小头进钢 用钢锭的小头先进入轧辊或把钢坯的一端压扁进行轧制。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顺利的自然咬入和进行稳定轧制,并对产品质量亦无不良影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 (2)强迫咬入。 即用外力将轧件强制推入轧辊中,由于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相当于减小前端咬入角α,改善咬入条件。 (3)带钢压下。 利用稳定轧制阶段允许的最大压下量比自然咬入时所允许的最大压下量大。 △h = D(1-cosα) (4)无头轧制。 利用稳定轧制阶段咬入条件较自然咬入条件放宽了,减少自然咬入次数。 2.提高摩擦角β的途径及生产实际中常用措施 1)提高摩擦角β的途径 (1)影响β(摩擦系数f)的因素 ①金属种类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的来说,金属材料硬度、强度越高,摩擦系数越小;凡是能提高材料硬度、强度的化学成分都可使摩擦系数减小。 轧制碳钢时,随钢中含碳量的增加,f 降低。 普碳钢的f <合金钢的 f 铸铁的f < 钢的f ②工具表面状态和材质的影响 随着工具表面光洁度的提高,(表面凹凸不平度的减小),f 减小。 铸铁轧辊的 f < 钢轧辊的 f ③轧制温度的影响 轧制温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氧化铁皮起作用。 氧化铁皮生成可使摩擦系数增加,但另一方面,氧化铁皮的熔点较低,当轧制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它又熔化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④轧制速度的影响 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降低。 (2)提高途径 ①改变轧件或轧辊的表面状态; ②合理的调节轧制速度. (3)实际生产中提高摩擦的措施 ①热轧时在轧制前几道次的轧辊上刻痕、堆焊;冷轧时,不涂油或涂粘度系数小的油。 ②去除轧件表面的氧化铁皮。 实验表明,钢坯表面的炉生氧化铁皮,使摩擦系数降低。由于炉生氧化铁皮的影响,使咬入困难,或者以极限咬入后在稳定轧制阶段发生打滑现象。 由此可见,清除氧化铁皮对保证顺利的咬入及轧制是十分必要的。 1.3轧制过程的变形、运动学、力学条件 1.3.1 轧制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