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内燃机燃料的供给与调节 补充:喷雾特性和喷油特性(规律) 喷雾特性 1.贯穿距离 2.喷雾锥角 3.喷雾粒径 喷油特性(规律) 1、开始喷油时间 2、喷油持续期 3、喷油速率变化 4、喷油压力 1.贯穿距离 贯穿距离的经验公式 贯穿率 2.喷雾锥角 喷雾锥角过大,贯穿距离会减少;过小,则燃油雾化程度会变差。 可用下述经验公式: 3.喷雾粒径——平均粒径、索特(sauter)粒径、粒径分布 索特(sauter)粒径——所有油粒总体积与总表面积之比 粒径分布——既表示了油粒大小又表示了其均匀程度 第二节柴油机燃料的供给与调节系统的分类 一、泵-管-嘴系统 柴油机供给系在整机上的布置 对供油系统的要求 1) 能产生足够高的喷油压力, 2) 实现所要求的喷油规律, 3) 调节喷油量, 4) 调节喷油时刻; 5) 燃油分配; 6) 喷入燃烧室空间分布形态。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把柴油喷入气缸,使之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并利用空气压缩所形成的高温、高压使其自行发火燃烧,控制三要素: 燃油喷入量、 喷油时间 油束的空间形态 直列式喷油泵外形 二、单体泵与泵喷嘴系统 三、共轨(Common Rail)喷油系统 第三节柴油机燃料喷射过程 一、泵-管-嘴系统喷油过程 一、泵-管-嘴系统的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1) 燃油的可压缩性 2)压力波传播滞后 3)压力波动 4)高压容积的变化 (一)实验法——BOSCH长管法 (二)实验计算法 (三)计算法 四、喷油过程计算方法简介 (在讲述内燃机设计时介绍AVL的HY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计算时对液力单元的简化 计算时用到的参数和方程 参数 第四节、喷油泵评价指标和结构参数的确定 一、喷油泵的系列化与工作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同:外形尺寸、结构形式、柱塞轴距 不同: 柱塞数 柱塞直径 凸轮型线 升程 出油阀结构尺寸 满足:供油量,转速 (一)最大循环供油量Vmax。 取喷油泵最大柱塞直径并设出油阀减压容积为零, 采用标准切线凸轮,以凸轮升程至最大几何速度前的0.3mm处作为供油终点,将依据7°凸轮转角供油持续期内的柱塞有效行程计算所得的循环供油量。 (二)最大平均供油速率Qmax 平均供油速率是指喷油泵在供油持续期内每度凸轮转角的平均供油量,最大平均供油速率Qmax (mm3/[(°)(CaA) ]是最大循环供油量的条件下,取7 °凸轮轴转角供油持续期作为计算依据求得的平均供油速率。其表达式为 (三)最大许用泵端压力Pmax (四)喷油泵最高工作转速 二、喷油泵主要参数的确定 (一)柱塞直径dp和有效供油行程he。 (1)确定每循环供油量 (2)确定柱塞直径dp和有效供油行程he 说明:柱塞直径增大,供油速率增大,在相同供油量情况下,有效行程减小,供油和喷油持续期缩短,从而缩短柴油机的燃烧期,改善性能。但加大柱塞直径后,初期喷油量大,柴油机运转粗暴,此外凸轮承受接触应力也增大。 (二)凸轮量大升程和预行程的确定 柱塞基准速度C表示,喷油泵转速为1000r/min时的速度值. 任一转速均可求得柱塞供油速度为 预行程和剩余行程的分配见P166所述。 (三)出油阀的结构和减压作用 阻尼出油阀的结构和减压作用 等压出油阀的结构和减压作用 三、喷油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喷油压力 喷油正时 喷油泵速度特性 喷油规律 (一)喷油压力愈高,燃料喷雾粒度愈细,喷油速率也愈高,柴油机的烟度与微粒排放指标也愈好。 (二)喷油与供油提前角,喷油持续期: 1)喷油与供油提前角的区别与联系 2)结构措施: 改变柱塞头部形状 采用离心式转速提前器 (三)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及其校正 喷油泵在油量调节齿杆位置不变时,每循环喷油量随油泵转速 (或柴油机转速)变化的特性称为喷油泵的速度特性。齿杆在标定工况油量位置时的这一特性又叫作喷油泵的速度外特性。 液力校正和机械校正(调速器) (四)、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1)初期喷油率要低,主喷射段喷油率应逐步增大,后期喷射率应快速下降(断油干脆)。 2)随负荷增加,喷油规律形状丰满度应逐步提高(适应负荷变化的要求)。 3)沿外特性工作时,喷油规律形状应由靴形(或三角形)向矩形组合逐步过渡。 第五节 喷油器的结构和参数选择 一、喷油器的分类与结构 孔式喷嘴与轴针式喷嘴的主要区别在于喷嘴的头部结构与喷孔数目与尺寸。 低惯量喷油器和普通喷油器: 由于弹簧下置,顶杆质量大大减小,针阀上升和下降速度快,有利于喷油过程的改善。 二、喷嘴的结构 孔式与轴针式 压力室的结构和选择 三、喷油器开启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荧光光谱仪使用及维护操作手册.docx VIP
- 年福特猛禽F150全车电路图.pdf
- 冶金过程传输现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苏州大学.docx VIP
- 潮州市农房设计通用图集.pptx
- 2025至2030中国宠物殡葬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报告.docx VIP
- 2025四川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今夜是否感到恩爱》-课堂教学设计.pdf VIP
- 海康威视监控产品介绍.pptx VIP
- Empower3软件说明书(修订).pdf VIP
- 王受之世界现代的设计史.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