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和现代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doc

20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和现代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和现代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和现代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疾病是影响人口增减的重要因素,而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来说,疾病大多来自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因此,这种生活习惯的纠正与先进的医疗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当时的国民政府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了努力,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人口 疾病 现代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 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增减的两个基本因素,而其中,死亡率的降低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在旧中国还未真正建立起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之前,除了战争和灾荒,疾病是造成人口大规模死亡的首要原因。 一、疾病危害大多来自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疾病,在中国旧社会,除了鼠疫、霍乱、天花这三大烈性传染病会给人口带来大规模集中的死亡外,其实比这三种传染病危害人类更大的疾病却在无时无刻地夺取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及肠道疾病的危害最为巨大。由于当时没有现代的医药技术与公共卫生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十分微不足道的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症状,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常常是致命的,而当时呼吸道与肠道系统的疾病是当时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这些疾病的产生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卫生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根据一份1929——1933年间北平的分死因死亡率统计可以证明这个结论: 1929-1934年中国8区101处38256农家普通死亡率 区域 年终存在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 全国 202617 5588.4 27.6 华北 97511 2388.3 24.5 第六区 (略) (略) (略) 第七区 (略) (略) (略) 华南 105106 3200.1 30.4 第一区 (略) (略) (略) 第二区 (略) (略) (略) 第三区 (略) (略) (略) 第四区 (略) (略) (略) 第五区 (略) (略) (略) 第九区 (略) (略) (略) 上表是由金陵大学农经系乔启明调查的一个结果,他将中国分为华北、华南两大区域进行比较,认为华南的死亡率高于华北5.9‰,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会见饮水多取自江川沼泽,水源不清洁,容易致病,而华北,饮水多取自井水,且气候干燥,传染病的媒介较华南要少。这个推论在当时是有一定正确性的,证明了疾病的产生与我们的卫生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纠正旧的医疗卫生行为,建立更加先进、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对于当时落后的旧中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立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 (一)、开始建立 在19世纪末期,西方传教士传入了现代公共卫生和医学系统,这是中国的医学现代化进程的开始。1882年,李鸿章派遣留美学生接受了西方传教士教授的外科医生的培训课程,这是在中国接受现代医学教育的第一批中国人。随后,一批不很正规的现代医学教会学校在杭州、苏州、沈阳、广州、北京等城市建立,培训出一批中国的医师。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成,它在公共卫生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就,其创办了北京第一卫生示范区,用现代公共卫生的手段保障示范区内10万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根据一系列调查数据表明,示范区内人口的死亡率较之前一时期的北京居民及同时期的乡村人口有大幅度的下降。 另外,令人欣慰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对现代公共卫生的普及是做了一定积极的工作的。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建立,标志着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正式开端,四年后,全国经济委员会设置了中央卫生实验实施卫生处,作为全国最高的卫生技术机关。 (二)、国民政府各方面的努力 民国中央政府认识到,医务人员和医疗设施的数量,无疑是衡量医疗事业发展的最直接指标。所以内政部规定在全国施行医务人员登记,1929-1934年,登记在册的医师共有6761人,药师28人,助产士2217人,药剂生856人,医生均不包括中医。另据不完全统计,30年代中国已拥有近1000所现代医院,遍布全国各省市及大部分县。尽管这些现代化医院与医务人员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但对于当时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降低人口的死亡率必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卫生部同时也重视公共卫生的重要功能——防疫,颁布了《传染病预防条例》及其施行细则,规定伤寒、斑疹、赤痢、天花、鼠疫、霍乱、白喉、流行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等9种为法定传染病,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和预防方法,即:报告与登记、隔离及检疫、预防接种,还有其他管理传染病应有的措施,包括水及食品的管理,排泄物的消毒、卫生宣传等。 1932年,霍乱大流行,全国有20个省,3个特别市受波及,患病人数达100666人,其中死亡31974人,死亡率达31.8﹪,主要原因是上一年江淮流域大水灾的缘故。但经过卫生防疫部门的努力,霍乱很快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据内政部统计,第二年全国仅7人患霍乱;1934年,全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