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VIP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是当前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企业理论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一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在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环境关系基础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进而获取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企业与社会和自然关系两个维度展开,按照这一逻辑思路,本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Ye Jianhua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4, China) 【Abstrac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is a urgent problem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fter the review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tockholders in the framework of productivity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maximize the total value of the enterprise throug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ppropriate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with social and environment related stakeholders. Following the above conclusion,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Evaluation Indicator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联合国提出《全球契约》,要求跨国公司重视劳动标准、人权和环境保护,克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9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核心内容。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相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如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5年颁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2006年颁布的新《公司法》、2007年颁布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2008年初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指导意见》等。尽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在逐步推进,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则参差不齐,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内很多企业迅速采取了行动,捐款捐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获得了来自公众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同赞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顾公众利益、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从本质上讲,企业承担或无视社会责任是一种利益的调整或分配,对于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短期内增加了成本支出,而对于那些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损害公共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部分利益团体的利益(如股东等),这会引起部分利益群体的不满。如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综述及界定 要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回答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围绕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展开了著名的贝利-多德论战。贝利(Adolf A.Berle)提出“在你还不能提供一套清晰而且能够合理落实的、对其他人负责的方案以前,你就不能抛弃对如此观点的强调,即‘商事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其他股东们赚钱,

文档评论(0)

puq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