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_培训课件.ppt

药理学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Insulin and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胰岛素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胰岛素的剂型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磺酰脲类 双胍类 α-葡萄糖甙酶抑制剂与餐时血糖调节剂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其它新型降糖药 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为靶点的药物 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 基本要求 掌握: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熟悉: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了解: 正常心肌电生理;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引言 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 糖尿病有二个类型: 1型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 2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则是由于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NR)。占患者总数的95%以上。 引 言 引 言 研究进展迅速,效益惊人 最具革命性的产品为吸入型胰岛素已获FDA批准。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8700万美元,(1999,第 3季度),20亿美元 吡格列酮 1740万美元,20亿美元 第一节 胰岛素 一、注射用普通胰岛素 insulin 多由猪、牛胰腺提得。其结构有种属差异, 虽不直接妨碍在人体发挥作用,但可成为抗原, 引起过敏反应。 目前可通过重组DNA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成Ins,还可将猪Insβ链第30位的丙氨酸用苏氨酸替代而获得人Ins。 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降低血糖: 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 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能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增加。 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2.其他 可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 在伴发相应疾病时应予充分注意。 临床应用 治疗I型糖尿病的最重要药物, 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者,Ins与葡萄糖同用可促使钾内流。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可用其它种属动物的胰岛素代替, 高纯度制剂或人Ins更好。 2.低血糖症 为胰岛素过量所致,严重者引起昏迷、 惊厥及休克,甚至脑损伤及死亡。 3.胰岛素抵抗 可分两型: (1)急性型:并发感染、 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所致应激状态时血中拮 抗Ins作用之物质增多 (2)慢性型: 临床指每日需 用Ins 2OOu以上,且无并发症的糖尿病人。 4.脂肪萎缩 见于注射部位,女性多于男性。 二、不同剂型的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剂 速效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单组分胰岛素 胰岛素吸入剂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包括胰岛素增敏剂、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甙酶抑制剂及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等。 发展历史: 1918年,胍,1926,肝毒性而被终止,但双胍类却是在其基础上诞生的。 1930年,磺胺,1940年(伤寒),1950s(泌尿)重视;1954第一个磺酰脲类。 噻唑烷酮类化合物(thiazolidinediones)是一类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能改善B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均有明显疗效。 临床上常用的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一、胰岛素增敏剂 【药理作用】 1.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2.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3.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4.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作用机制】该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糖的机制与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peroxisomal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有关。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该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低血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