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教育的支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生命教育的支点   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已过去一半,一路上,我走走停停,试图要抓住些什么,但最终留下的仍是一声感慨。当我拥有时间的时候,或因茫然无知,而多有愤青情愫,站在时光的这一端,看看那些已消逝的片段,偶尔还有一丝耿耿于怀。突然意识到这不外乎是自身的劣根性使然,它时时钳制着我对于教育主体间性的明晰性认知,于是乎,我尝试从酱缸中挣脱出来,继续朝圣,使教学生活拥有丰盈而高贵的品质。   本可以走一条直抵彼岸的路,可是不安分的心常常告诉自己,曲线路径更见其美。我不停地脱离正常的运行轨道,改变自己,不经意间,教育者的内在冲突与行动的自觉,就这样一次次地诠释着原初的那个认定。我只能遵循内心的选择,即便它总是给我制造麻烦,但我仍然是那个最想自爆危机的实体。这一切,源于一个人的生命教育视域中有一个支点的存在。   一   教师是一个容易满足又容易被现实改造的群体,他们在尝试改变教育的过程中,也常常被现实改变着。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经验的改造和累积,以及自我价值观的重构与完善,有的人选择了离开,有的人选择了庸碌,有的人选择了坚守。离开的,自然需要强大的意志;坚守的,必得依靠高远境界。今日之教育能够继续朝着健康而美好的方向发展,离不开一群群充满理想主义的教育行者,“离开的”也罢,“坚守的”也好,他们或她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为着教育的改革而前赴后继,在他们的教育世界中,自有人性的美好期待与践履,他们极为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高原症候,并能不断地从一个舒适圈进入另一个不舒适圈,在一次又一次的艰难体验中感受着生活教育的幸福。   教育者的真正幸福应该是超越物质的,具有哲学意义的。若一味停留在蝇营狗苟的琐碎之事上,甚至为满足一己私欲而破坏公共利益,那他就连当教师的资格都没有。   曾经,我并不知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师。中师时期,我并未从师范教育中学到这一课。正是这样的短板,刺激了我的神经,为了站稳讲台,我只能利用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利用每个节假日的时间充实自己。由于信息闭塞,书籍较少,教师成长之路上,我只能踽踽而行,拼命地学,从生活中学,从书籍里学,从影视上学,只要有可学之处,我都会拿来借鉴。起初的学,很简单,几乎是一种本能,仅仅是为了不误人误己,为了心安一些。没有系统性的学习与规划,其效果自会打折扣,但聊胜于无。当别人把时间花在聊天与追捧“文凭热”的时候,我却青灯黄卷,坐在简陋的书桌上,安然地读我的书,在那七年的自考路上,我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许许多多的浮躁正是在那个时期得以管控的。   生命需要一种安然,当时间过得无比仓促时,我需要停下来,聆听灵魂的自言自语。教育需要一种坦荡,当时间过得异常浮躁时,我需要慢下来,与灵魂来一场平心静气的对话。   二   有了一些经历的丰润,行走就多了一份勇气,也就多了一次漫步教师心灵世界的生命自觉。在乡村学校呆久了,总会有一种愤懑,因为新观念总是无处存活,且处处受到扼杀。后来,我去城里的私立学校呆了一年,岂知那里却有另一种教育的逼迫与扭曲!在乡村学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产生了压抑感,逃离感,并有了错误的归因,彼时,我并未从自身寻找病灶,渐渐地,在众声喧哗中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尽管如此,我还是默默承受着,我知道,学生的个性必须得到保护,他们绝不能成为千人一面的复制品,即便我已成个性并不鲜明的人,也必须肩住闸门,放孩子们到光亮的天地中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次简易的实践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很多都较浅陋,但却给乡村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新体验,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与成长的快乐。难能可贵的是,我留下了一些学生的生活化习作,这些习作不时地激励着我,让我前行的动力更强了。   除了与学生共同成长之外,我还不时地与乡村学校里仅有的几位年轻老师一起听课,互相切磋。这些零星的微弱的力量,竟是驱除彷徨的最好武器。当我翻阅着那时的听课随笔时,不禁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虽然仅有好友三二人,但其对话却是坦诚的,彼时没有高深的理论,却能直面课堂痼疾。如果无法时时跳出自己的课堂来观照自己,是极容易倦怠的,更容易使自己的思维视域受到障蔽。为此,观看同伴的课堂,有助于培养自己善于观察与反思的习惯,更能增进自己大胆实践的勇力。不过,实践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引,经验就只能是经验,它很难有高度的驾驭力与系统的执行力。为了整合自己零碎的课堂观念,我不得不继续寻找另一个能够改变低效教学状态的支点。   看看左右,规则壁立,微弱之力似乎很难撼动,我只能选择离开,以保护教学探索的纯粹性。单一的教学生活告诉我,乡村学校的空壳化并不仅仅在于其经济落后,设备陈旧,更重要的是其缺乏超前的教育思想,更加缺乏校园文化之灵魂。在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夜郎自大,孤陋寡闻,它就必然要成为时代的弃儿。我们似乎已习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