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过程评价
两个案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中从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作为起点, 从熟悉的Cu与O2反应入手,只是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注意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电子转移的发生,设计了简单的原电池装置,用事实性知识作为工具和载体,充分说明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确实有电子的转移,消除了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通过概括提炼,进而形成深层、可迁移的概念知识,为上位知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也为更深层的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打下了坚实的事实基础。同时,没有过多关注具体概念辨析和概念的识记,而是层次分明地注重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构过程,最后通过实际例子体现、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中的指导作用。
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都运用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的情境素材引出课题,如火箭的发射、新型燃料电池、自然灾害等,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知识的价值,较好地落实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一维度。
在这里,我想补充,案例2在设计过程中用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过程,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记忆,且不易出错。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推敲、学习。
参考文献:
[1] 陆宇平.运用类比活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04):36-37.
[2] 陈瑞雪.《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J].网络科技时代,2008,(15):54-57.
案例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陈瑞雪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2CuO(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②CuO+H2 Cu+H2O(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③Fe+CuSO4 FeSO4+Cu(置换反应、离子反应)
④Fe2O3+3CO 2Fe+3CO2(还原反应)
师:(投影学生写的方程式)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不能对所有化学反应分类。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有许多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依据在溶液中有无离子参加反应,可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也可以从“得氧”、“失氧”角度将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以反应②④为例,不知同学们对反应的分类有没有疑义?
生1:这两个反应都属于还原反应,是从CuO、Fe2O3失去氧变为单质角度考虑的。那么,如果从H2和CO的方面看,它们分别得到氧生成H2O 和CO2,就应该将反应分类为氧化反应。那么,这两个反应应该称为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可以发现,在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的同时,必然发生氢气的氧化反应,它们一定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不可能存在只有氧化反应没有还原反应的反应,也不可能存在只有还原反应没有氧化反应的反应。因此,我们将它们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倾听、思考、做笔记。
教学环节3:列举学生熟悉的反应并分析,使学生明确从“得氧”、“失氧”角度来界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局限性。明白氧化还原反应中必然伴随着化合价的变化,可以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可以作为反应分类的标准。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分析这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得氧”、“失氧”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这几个反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①2Cu+O2 2CuO
②CuO+H2 Cu+H2O
③Fe2O3+3CO 2Fe+3CO2
④CuO+2HCl = CuCl2+H2O
⑤2H2O2 = 2H2O+O2↑
生 2:相同点是五个反应,反应前后都有氧元素在结合物质种类或数量上的变化。不同点是①②③⑤都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④反应前后均为化合物。
生3:我发现反应①②③⑤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而④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
生4:我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猜想,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都有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那么,我可不可以反过来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⑤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
师:同学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很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物质“得氧”或“失氧”,只有能引起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如果有些反应,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有化合价变化,也应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从化合价有无变化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更能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请大家打开教材,阅读35~36页。
学生阅读教材。
师:可见,像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等,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从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的角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年养生的意义-中华讲师网.ppt
- 群落演替(很实用).ppt
- 肉松的营养成分优于瘦肉每日一练(8月15日).doc
- 肾膀胱病症的施护与饮食防治.ppt
- 肾小球肾炎的护理_课件.ppt
- 美国2015脑出血指南.ppt
- 肾小球肾炎最好治疗方法(亲身经历).ppt
- 美国非农数据预测--基于ARMA模型的选择.ppt
- 肾脏纤维化讲稿.pptx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3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ppt
- 心律失常的中医护理课件.pptx
- 深度剖析云计算与雾计算在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中的应用架构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生态养殖系统中畜禽粪便有机质回收与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英语听力策略训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讲稿课件全源.pdf
- 技术档案管理课件.pptx
- 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pptx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内容设计对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