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宿州教师招考:《中学语文》模拟预测及答案(文言文阅读).doc

2014年宿州教师招考:《中学语文》模拟预测及答案(文言文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中学语文》模拟预测及答案(文言文阅读) 亳州中公教育地址:亳州市亳州药都电子大厦710(原古井大酒店旁)亳州中公教育联系电话::;. 亳州中公教育网址:/推荐阅读: 端午钜惠,精品好课1折疯抢,最低10元!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 2014教师招聘名师课程,协议保障不过退费(优惠进行中) 2014年安徽各地市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公告和职位表汇总 2014安徽教师招聘统考优惠活动 2014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报名入口 安徽教师招聘交流群:1 文言文阅读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 俞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盟《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 B.禄秩优厚秩:品级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觉自死觉:败露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参考答案】 1.A【中公专家解析】A项中的“博”是“换取、接受”的意思。 2.B【中公专家解析】③说明蜀国灭亡,是“秦师随而伐之”造成。文中与题干中的“贪鄙”主要是针对人而言的。④说明财物多给愚者造成的影响,并没有说是贪鄙招致的。⑥是说祸和福都是因为个人的所作所为而招致的,没回答“贪鄙”。故排除ACD项,选B。 3.D【中公专家解析】D项“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有错,应该都是“贪饵故”而被人们捕获,此属混淆文意。 4.(1)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2)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参考译文】 人们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看得很宝贵的,如果拿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珍贵,见到金钱财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怎么能用它来换取财物呢?群臣如果能够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丧命,确实是可笑的。 贪财的人并不真正懂得吝惜财物。例如内、外朝官五品以上的,俸禄优厚,一年所得到的收入,那数目本来就多。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