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靖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八年级 历史 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考试形式: 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表格内。) 1.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魏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现在去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和远瀛观等残迹(右图)。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用卑劣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A.日本 B.印度 C.俄国 D.美国 4.小明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她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下列人物中选择19世纪70年代主张并率军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的是谁?”小明答对了,她的正确答案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 C.林则徐???????? D.左宗棠 5.《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反映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C.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6.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一所名牌大学,它的前身京师同文馆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运动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马列主义 B.维新思想 C.三民主义 D.毛泽东思想 8.他是一位反封建的斗士,他在作品中愤怒地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这部作品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孔乙己》 9.民族觉醒往往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1919年这股“民族精神力量”表现为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0.下列对张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末状元 B.建筑京张铁路 C.主张“实业救国” D.创办大生纱厂 11.右图是1924年5月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 校,这里为革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该校的地点在 上海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材料一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 汉阳铁厂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以上材料均选自《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口号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在哪些方面开始了深刻的变革?(3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1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