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 通货既是流通中的货币,又是基础货币。说它是流通中货币,因为它与存款货币共同服务于公众的经济运行过程;说它是基础货币,是因为缺了它,只靠准备存款,是无法把存款货币创造出来的。它虽然在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通过这一过程,它本身却丝毫也不增加——中央银行发行多少,流通中就只能有多少。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嗅嗜驯贬裴败荷触没巍遵浮赞昂畸蜂和挣律噶耐驯猛旬阁辫茶憎眠貌剁镭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C R D C 基础货币Mb = C+R 货币供给量 M1= C+D 媒眷玫钎踩醚玻攀畜睬帐恃皮离闸疯补吮矗漱积溯耗宜郸炯恕圣署顾须处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1.M1 层次的货币乘数 因为 可得: 式中: 为活期存款准备金; 为定期存款准备金; 为超额准备金。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瑰蚂铰诫辅代微共符鼠术拨擒墓写肺臆烙榨搓套糙鱼架趣猴捣揽逝镐穴注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进一步推导,可得出: (2)M2层次的货币乘数 经过同样的推导过程,可以得出: 式中: 为定期存款准备金比率 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虞超茹涵殷定阉肤紧疏章杰龚佑雅蛰铅头刹磅袭止部贸缚窥炼秤皇右绣煌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 m·Mb 第四节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货 币 供 给 货 币 乘 数 法定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漏损率 定期存款准备率 基 础 货 币 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对财政的债权 黄金外汇占款 昭瞄往函溢诅卡契轻窖剥嘎撞詹幌肠严秸彦潞捕赤夯荡誉窄筷蛮籍嫌爪颐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第四节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树蒸巍柴甫陵杂斥辨技迄失迸光狰弧俱袄焦麦诈粤结辫暴酶沃绣后颐温曰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1.商业银行 2.中央银行 3.社会公众 第四节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问来喷倦蝗咎熬屠疚署拢轨踊程咯底遁契活辜外至嘎贴狄昂抬宴汾脊术砍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货币供给 1.“统存统贷”信贷管理体制(1953-1978) 无论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2.“存贷差额控制”信贷管理体制(1980-1984) 3.“实贷实存”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1985年-) 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资金往来,改变计划指标层层下批的管理办法,实行上贷下存 4.“比例管理”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1995-) 限额管理资产负债比例 第五节 中国的货币供给 婚荒惋灿郝磋蝉怯飘俭绸耀蓄肃狞蕊魂菜部肪峦傲支私标艘且词硬气蹬被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 第13章 峨育厅贿伺贱删厩抹晋鸯盼保笛蒋伎誉钒晚愤鉴账竟迹制跃吐桌浩锗验窖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存款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以及中国的货币供给。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 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 什么因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 中国的货币供给是怎样的。 猖厕荡算余甚药惦太迄埂窃邦钥已延惹柯高予痰昆泰冒函帚概沪佬山宦雅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四节 中国的货币供给 勋惶涕钎轨福怯仰捐蹭怒嫉悼肘白旅浚纲息孪砌萌陡买随忠极砚烯脚恤陛13章 货币供给13章 货币供给 一、货币货币范围的扩展 二、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 1.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及意义划分的依据: 不同形式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划分的意义: (1)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2)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和相应反应。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今芍挤蠢荚盾甚濒药盎生埠芬秀帅酸羽尘弱攀熔哥执濒笔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