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集训题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43题 【之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凌波仙子:即洛神。山矾: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也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矾。 (1)这首词写出了水仙花的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哪些感情?(5分) (2)这首诗在写作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特点:姿态轻盈,香气氤氲,素洁高雅。感情:对水仙花的喜爱和赞美,(特点3分,感情2分) (2)①比喻。把水仙花比作凌波仙子,好像是有微明的月光下轻盈漫步。写出了水仙花姿态之美。②想象。颔联问是谁人招来了让人断肠的精魂,种成了水仙花来寄托愁思。这是大胆的想象。③衬托。颈联说水仙花倾国倾城,只有山矾和梅花能够和它相提并论。以山矾与梅花之美衬托水仙花。(每种手法2分) 【心夷详解】 从题目看,黄庭坚写这首诗,是因为王充道送来了五十支水仙花。可知,黄庭坚一定喜欢水仙花,不然,王氏不至于这样做。那么,此诗一定会描写水仙花,并对水仙花进行赞美,从而表达喜爱之情。 第一句中的“凌波仙子”指的是洛神。本知识点学生应该知道。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写了一篇《洛神赋》,很出名。其中有名句:“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思是,她身体轻盈快捷如同飞凫,飘忽游移就像神灵,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轻尘。这几句是写洛神姿态轻盈迅捷的。黄庭坚本诗是写水仙花,当然就是以洛神为喻,赞颂水仙姿态之美。第二句“水上轻盈”,既承前写洛神的姿态,又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水仙花是养在清水里的,它婷婷出于水面,就像洛神婷婷舞于水面一样。两者有相似之处。所谓“微月”,就是新月,就是眉月,因其月光较淡。“步微月”是指淡淡的月光下,洛神在水波上漫步。首联以洛神比水仙花,一方面以洛神之美貌暗示水仙花之清丽,另一方面以洛神姿态之轻盈写水仙花姿态之美观。不过,洛神在水面上是活动着的,而水仙花其实是不动的。这个比喻有化静为动的艺术效果。然而,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大概是作者欣赏水仙花时,看得出了神,产生了幻觉,在他的眼前,水仙花幻化成了洛神。 颔联别出心裁。第三句问“是谁招此断肠魂”,第四句说“种作寒花寄愁绝”。意思是,水仙花的前身是让人极度悲伤的魂灵,不知被谁抓住,种在水里,长成了水仙花,让它在寒冷时节开放,借以寄托无边的哀愁。把灵魂种到水里,还让它长成水仙花,这乃是大胆的想象,非一般人所能道出。其实,诗人在这里并不是借水仙花来抒发伤悲之情,也不是说水仙花最适合借来寄托伤悲之情。而是说,水仙花太美了,它能够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能给人的感情带来强大的冲击力。也就是说,诗人这样写,无非是说水仙花让自己感到震撼。 颈联的“含香”,突出水仙花香气浓郁的特点;“体素”表现水仙花洁白高雅的特点。“倾城”是说美到极到。山矾原名郑花,又名七里香,早春开花,花洁白,有浓香,恰与水仙相似。山矾是弟梅是兄,把山矾、梅与水仙并在一起,就是要以山矾和梅花之美衬托水仙。这是正衬。不过,黄庭坚这混账小子,先把水仙比成美女,接着又用“弟”与“兄”与之并提,真是大煞风景。泥巴做成的男人,怎么与清水做成的女儿相提并论?黄庭坚这样写,也许是故意出奇,企图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咳咳,真小家子气。 尾联更是出人意表。“坐对真成被花恼”,初看很可能被认为因花而懊恼。其实,黄庭坚再浑,也不至于傻到先褒后贬,自相矛盾。他是在说水仙花太好了,以至于心都被它撩拨乱了。一种花,无论是让人高兴到极点,还是让人伤感到极点,都说明这花太过动人心魄。水仙花也不例外。这正好照应了前边的“断肠魂”和“寄愁绝”。当诗人的心被它撩乱,便禁不住起来,走出门外,不觉粲然一笑,浩瀚奔流的大江顿时映入眼帘。这就是最后一句的意思。这里的雄浑壮阔景象,与前面的纤细柔弱的景象,一个是壮美,一个是秀美,两都竟然因为“出门一笑”和谐地剪接在一起,实在令人惊奇。 总的来说,黄庭坚这首诗称得上好诗,我以为。 【之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路 [宋]邹浩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岭南途中。作者因敢于直谏先后被放逐两次。 (1)首句将“赤路”比作“龙蛇”,那么下面三句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赤路如龙蛇”这一特点的?(6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个性品质?(5分) 【答案】 (1)“不知几千丈”以龙蛇的长度写“赤路”绵长。“出没山水间”以龙蛇的出没不定写“赤路”的曲折。“一下复一上”以龙蛇的上下低昂写“赤路”的起伏。(每点2分) (2)托物言志。展现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