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生导学案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尊生》 设计教师:十九中学 刁慧玉 课时安排:1课时 使用时间:2012年5月28日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 1.充分预习,读熟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 2.规范书写,态度认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3.集中学习内容为选文第2则。选文第1则为课后自主选学。 【学习目标】: (一)积累文言知识 1. 积累掌握实词“絜、顾、厌、临、走”的意义、用法; 2. 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复习“及”等其他文言虚词用法; 3.熟记旁(方)、女(汝)、柤(楂)、剥(扑)、泄(抴)等通假字、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以为、不顾”。 (二)理解庄子以生命为本的价值选择,培养珍重自我生命及他人生命的道 德情怀。 【知识链接】 (一)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蒙又称萧蒙或小蒙,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河南商丘人)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越俎代庖 大相迳庭、不近人情形如槁木朝三暮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唯命之从冥冥之中相濡以沫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失之交臂无所不在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叶公好龙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支离破碎每况愈下人人得而诛之君子之交淡若水不知天高地厚)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如下问题: 1、解释加粗字词,尝试翻译旧知回顾中给定句子。 (1)絜之百围,其高临山: (旧知回顾: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据亿丈之城,临补测之渊---《过秦论》) (2)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旧知回顾: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3)弟子厌观之: (旧知回顾: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4)走及匠石: (旧知回顾: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怪也欤?----《师说》)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匠石之齐: 絜之百围: 弟子厌观之: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 故能若是之寿: 而几死之散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匠伯不顾 古: 今: 以为舟则沉 古: 今: 4、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2)奈何哉其相物也? 5、理解文意,回答以下问题。 (1)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各是什么?? (2)栎社树的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3)如何理解“不要让生命沦为某种工具,也不要拿别人的生命充当自己的工具”? 【拓展延伸】 任选一个话题阐述观点,小组交流,选派代表展示,发言时间1分钟。 1、关于“尊重生命”,你想说些什么? 2、你怎样看待“舍生取义”? 3、作为生命的个体,你的存在,会给人带来哪些快乐和幸福? ………… 【归纳总结】 我的收获: 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珍爱生命 1

文档评论(0)

bm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