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有感.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永兴中心小学吴少明 在读到这本《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之前,我曾购置过一系列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籍,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学生的精神世界》等著作。但就像李镇西老师年轻时的想法一样“读教育学著作,我最怕读到诸如结构效度、认知编码、心理复合体之类深奥、晦涩的名词术语”,也许这些术语本身是科学的。但无奈我一看就头疼,因而连书索性也丢在一边当收藏了。而且,我敢说,这种心灵的折磨不只我独有,恐怕许多第一线的教师都有过类似的自卑体验quot;。但是当我翻开厚厚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便被它极其平易而又极其流畅的文思所打动。从此以后这些书变成了我经常翻阅的枕边书。这学期又购置到李镇西老师的这本《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真的感觉异常亲切,温暖。 在序言里,作者言简意赅的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和成就,以及自己是如何走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之路的过程,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敬佩和热爱。作者不愧是中学语文老师,文字清新,既有节奏又有张力,没有所谓学者的洒洒洋洋,也没有一般教师的小家子气,用极富感染力的笔触讴歌了他的偶像,也表露了自己的心迹“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就是教育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文学的魅力……而这些都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魅力”。这一个观点我极为赞同,每次看到感人的名人传记或自传后,我都会想:一个伟大的人物,其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甚至根本不在于他所作出的伟大功绩,而在于他伟大的情怀和人格;一项伟大的事业,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一个伟大的人物,却可以感染和带动一大批人投身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中。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辑讲的是作者如何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如何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光荣而艰辛的职业中。这不是一些简单的读后感,而是作者在用真心拥抱自己的理想,并且和理想携手同行的过程,每一篇短文中都有作者亲身的经历,有的是经验,有的是教训,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诠释了作者的成长--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过程。文中穿插着苏霍姆林斯基那诗一般的文字,让文章读来既生动又优美。 第二辑是作者在江阴参加quot;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学校教育改革quot;国际研讨会的记录和感受。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通过作者的记录,看到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对苏霍姆林斯基生平和思想的介绍,这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以及他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令人高兴的是,有那么多人赞同他用心灵来滋养学生,赞同他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在我们的唯分数主义面前,显得多么脆弱甚至可笑。作者在这一辑中也处处流露出自己的无奈,无奈的早退,无奈的签订了协议而无法实施,无奈的看到那么多的假科研……但是,正如作者转述的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卡娅写给学生们的信中所说:“生活总是给我们提出任务、问题和课题,我们需要完成和解决它们,但不会那么容易,一定会遇到困难,那就必定要锤炼意志,开动脑筋,耗费心血。而当这些问题被解决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快乐与美好。生活能如此展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直至一生,那就是充满希望、胜利和成就的一生,无悔无愧的一生。quot;作者也许正是为了这无悔无愧的一生,乃至由此带来的,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幸福的一生而执着吧。 第三辑看来最为轻松有趣,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乌克兰,但这一辑也最为令人心酸,就如同许多学教育的人不知道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一样,乌克兰人也有人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作者的quot;朝圣quot;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却也被他走的有滋有味。最后,作者带着深情,也带着责任感的写下了一个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今天,我们最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的是——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 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人们众说纷纭,李老师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始终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这就是一种执着。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缺乏这份执着,老师们纵然有许多困惑与不解,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研读教育专著并运用在实践中。所以,我认为我们缺乏的不是机会,而是对于教育的那份激情和那份坚守。 李老师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着自己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过程,每一辑都给人以震撼。从一字一词中,我们能感受到李老师就像一位狂热的追随者,从暗恋到邂逅,再到追随……我们可以感受这个过程的幸福,我多么希望自己也可以随着李老师进行着这场精神之旅。真正的实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平凡的文字,鲜活的生命,让我爱上这本教育理论书籍,也让我开始结合自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