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50人 中国6人上榜.docVIP

外媒:1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50人 中国6人上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媒: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50人 中国6人上榜 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 宋子文(1894-1971)——金融家,政府官员 从1927—1949作为国民党政府官员,宋子文被认为是40年代时期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如果不是最有钱,他也当然被认为是最有权利的人。作为一个有功效的企业家之子,宋子文从哈佛毕业之后迅速成为一名银行家进入金融行业。在1923年,他给姐夫孙中山的民族组织提供经费。他创立了中央银行,后来在1924年他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后成为了国库。 在1927年,蒋介石--孙中山的竞争对手,宋子文的另一个妹夫,变的有权利起来。宋子文成为他的财政部长。在1942年被任命为外交部大臣,成为华盛顿集团在中国的雇主。使用他在中国财政部的权利,把他大部分的个人财产投资到外国的股票,包括持有世界通用汽车和多特公司的股票。 《纽约时报》称宋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物之一。《华尔街日报》在1999年1月11日刊载消息:“宋子文被认为194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之人…… 自20世纪40年代,宋子文被传为世界首富以来,围绕着这位民国财政部长个人财富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时代因素。 尽管,宋子文拥有“两朝国舅”的显赫身份,并长期担任民国财长的要职,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关于宋子文的私人财产还是一个鲜有人理会的问题。而3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对此的兴趣,似乎一夜间迸发了,翻阅从此往后的历史时,各类与其财富相关的资料、数据、传说也蜂拥而至。按照一般的看法,这一时期也正是宋子文财富暴发的开始。 1933年秋,因为在军费问题上与蒋介石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等政府要职。 政治上的失意,反而刺激了宋子文从商的兴趣。他先是筹划成立了中国建设银公司,又在1935年中国银行改组后担任董事长一职。至此,宋凭借着自己掌控的经济委员会、中国建设银公司、中国银行等三大工具,不断实施对民族工商业、金融业的渗透、控制及兼并活动,并以惊人的速度,营造出一个以宋氏家族为核心的官僚买办集团与托拉斯王国,这也奠定了宋氏迅速发家的基础。 但宋子文英美派领袖的背景,为他招致了来自日本方面及国内亲日派的敌视。因而,在日本及汪伪一派的反击下,宋子文的豪门财富及其疯狂的敛财行为,不断被曝光。例如,1939年,在一份据说是日本特工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存款情况的秘密调查报告中,单宋子文一人就被披露有5000多万元的财产存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内。战争期间,日本又指控宋子文在大通国民银行和纽约的花旗银行存款达7000万美元(折合今日66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宋子文是当时“世界首富”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尽管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些信息大都是战时日本政治宣传的一种手段,而且即便当时引用的作者也并不深信,但也是从那时开始,关于宋子文豪门财产的传闻,却仍方兴未艾。 伍秉鉴(1769-1843年)——贸易人 资产:千万银元 伍秉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3年,伍国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了怡和行,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商名叫“浩官”。该商名一直为其子孙所沿用,成为19世纪前期国际商界一个响亮的名字。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开始快速崛起。 经过伍秉鉴的努力,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同文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袖。伍家所积累的财富更令人吃惊,据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计,他们的财产已有2600万银元(相当于今天的50亿元),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元。美国学者马士说,“在当时,伍氏的资产是一笔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而建在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 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的贸易额都达数百万银元。伍秉鉴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常向伍家借贷。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学者更称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在产业经营方面,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尽管伍秉鉴曾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三品顶戴,但这丝毫不能拯救他的事业。由于与英国鸦片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多次遭到林则徐的训斥和惩戒,只能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 1843年9月,心灰意冷的伍秉鉴去世,他与十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