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观点两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四个观点 两个问题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新文 QQEMAIL:xinwen_g@163.com 观点一:科学不是理化生地大拼盘 我们来看看《科学课程标准》第5面中的一段话: 科学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在总体上把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一、第五领域明显地是以综合为特色和要求的,其内容均将渗透到其他三个领域中去,第二、第三、第四领域在编写教材时也需要重新进行整合。 仔细研读这段话不难发现,刻意强调不同版块、不同学科间的综合是一种片面的想法!科学中的综合,主要是科学探究方法的综合,科学应用的综合,而不同版块、不同学科间则强调的是整合。 观点一:科学不是理化生地大拼盘 应该说有相当一部教师本位思想较严重,在他们的脑子里,“理、化、生、地”四个版块界限分明,讲到自己原来所在的学科就两眼放光、滔滔不绝,而讲到其它学科就浅尝辄止、一带而过。殊不知,科学课程本来就是由“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五大领域“拼装”而成。其实在一个第一次接触科学课程的学生眼里,并没有“理、化、生、地”之分,是老师、是社会舆论强加进学生脑子里的,这种现象就象生物中的“印随”现象。 著名奥地利生物学家康拉德·劳伦兹对灰腿鹅(或幼鸭)进行了一项不寻常的实验。他把灰腿鹅生的蛋分作两组孵化。第一组由母鹅孵化,孵出的雏鹅最先看到的活动物是母鹅,于是母鹅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那儿。第二组鹅蛋放在人工孵化器里,雏鹅出世后不让它们看见母鹅,而让它们最先看到劳伦兹本人。于是劳伦兹走到哪儿,小鹅跟到哪儿,小鹅把劳伦兹当作“妈妈”了。随后劳伦兹把两群小鹅放在一起,扣在一只箱子下面,让母鹅在不远的一边看着。当劳伦兹把箱子提起时,受惊吓的小鹅朝两个方向跑去:记住母亲的那些小鹅朝母鹅跑去,记住劳伦兹的朝劳伦兹跑来。 观点一:科学不是理化生地大拼盘 观点二:不要对眼下的分科教学大惊小怪 因为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人数、学科背景、年龄结构等)相差较大,现在有不少学校依据以前的物理、化学课本进行教学,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现象视为开发和使用校本课程的一种初级阶段,不必大惊小怪。 但老师们应该抓紧眼下的这个过渡期,积极“充电”,将欠缺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补充进来,而不能只想着吃“老本”。 观点三:是“不适应新课程”而不是“不适应科学” 一部分人将科学课难教怪罪于科学课程本身。理由是探究实验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多了、知识面太宽了等等,实际上是他们还没有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要知道,科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完全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新课程理念的延伸,这些新课程都特别强调: 1. 重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 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 3. 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来实现; 4.科学探究不仅是学习方法还是教学内容…… 观点三:是“不适应新课程”而不是“不适应科学” 我们不得不担忧,有不少学校、老师使用的都是课程改革以前的老教材,采用的也是以“灌”为主的教学模式…… 观点三:是“不适应新课程”而不是“不适应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九年级下册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3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 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章 电路探密 八年级下册 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第3章 植物与土壤 第4章 电和磁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3章 地球与宇宙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2章 运动和力 第3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浙教版的科学总目录,看了以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武汉版科学教材所谓的编写不合理不能成为我们不想教科学课的理由? 观点四:不要担心“搞科学”的学生会吃亏 材 料 一 记者通过多方打听,搜集到武汉市今年中考各区数据资料,有关专家指出,从数据来看,尚不能证实“分科教学,中考就考得好”。 以科学课中考平均成绩为例,全市的平均位置值为7.39,其中江岸区为6.23、汉阳区为6.27、武昌区为6.43、新洲区为6.94……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