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华文化中成语包涵的哲学思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中成语包涵的哲学思想 1、守株待兔:把偶然当必然,把现象当规律。 2、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3、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4、画龙点睛: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5、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 6、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认为主现感觉决定客观存在,是荒谬的主现唯心主义。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7、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8、凿壁偷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9、舍本求未: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10、庖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1、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12、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13、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14、胸有成竹: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15、东施效颦:只单纯仿效形式,不研究实质内容。 16、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模仿,生搬硬套。比喻不动脑筋,一味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17、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18、防微杜渐: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19、好事多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0、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21、揠苗助长: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2、量力而行: 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23、对症下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4、对牛弹琴: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5、竭泽而渔: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26、本末倒置: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27、唇亡齿寒: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28、看相知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29、故步自封: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0、水滴石穿: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31、适可而止: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32、声东击西: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33、买椟还珠: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于

文档评论(0)

WEnIkCQbw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