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5讲:传播内容与内容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性 内容分析也必须有系统性。系统性是客观性的逻辑延伸,系统性意味着研究者不在将要计算的文本元素中进行选择和搜寻。 定量性 内容分析是一种定量方法。它将文本转换成数字。但定量未必意味着复杂,这要依研究者和文本而定。一位定量分析者可能只报告频数和百分比,比如,45起暴力事件中,20起涉及强暴(20/45=44%),25起涉及偷盗(25/45=56%)。而另一名分析者可能会引人更复杂的分析。 描述性 贝雷尔森(1952)的定义说,内容分析描述传播的内容。当然,这种描述是定量的(如“这些中有20,那些中有25”,它们都表示传播的特点)。只有定义准确,描述才是准确的。贝雷尔森(1952)的定义也提出,文本中被计算的内容应该是显明的(既无关信仰)。显明一词表示明白显现 媒介内容分析类型比较 信息内容分析 文本结构分析 ●定 量 ●定 性 ●不连续的 ●Holistic? ●有组织的,有系统的 ●选择的(淘汰的) ●概括的,归纳的,综合的●说明的,精确的 ●意义明白 ●意义潜伏 ●客观的 ●与读者有关的 信息理论的应用 4个指标: “信息性”、“可读性”、“多样性”和“信息量” 艾斯伯(Asp)对新闻“信息性”的测量: 密度,即在一篇报道中与事实相关的特征所占的比例; 广度,即不同情况对于总体报道的比例(有多少不同特征出现在一个报道中); 深度,即有助于解释一些最基本的特质的事实以及被报道出来的动机的数量。 信息价值指数=广度指数×密度指数 衡量“可读性” 分析的预设:新闻只有在显得含有较多剩余信息时才更加有可读性,即“一个信息量丰富的文本”包含了很多确定无疑的信息 。 一个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少就越容易被理解和解读。 衡量“信息量”与“多样性” 首先测量媒介内容中的信息量,通过相关的方式将他们逐一归类,那么很自然地,我们就可以测量文本的多样性 。 媒介内容多样性的典型问题,如新闻媒介对于不同政党组织或候选人是否给予相同、或者成比例的关注程度。 可以通过分析信息途径来衡量“信息流” 内容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三个主要特征: 在所有利益或者偏好的层面上,受众的“选择”范围很大; 社会中的任何声音与消息来源都有许多而且不同的机会能够接近使用媒介; 媒介能够真实或有效地反映社会中所展现的各种不同的现实情况。 2、现实的反映还是扭曲? ·就消息来源而言,媒介新闻过度呈现社会"高层"和官方的声音。 ·新闻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政治或者社会精英成员身上。 ·普遍强调的社会价值是公认的而且有助于维持现状。 ·国际新闻集中在比较富裕和较强大的国家上。 ·新闻在题目选择以及意见表述上有一种国家主义(爱国心)以及种族主义的倾向。 ·新闻反映的价值与权力,是男性主宰社会中的价值与权力。 ·少数民族明显地被边缘化、忽视或者污蔑。 ·犯罪新闻过度呈现暴力与个人犯罪,而忽略社会中其它风险的事实。 3.新闻的客观性 客观性:新闻所告诉我们的是关于真实世界的情况。5W1H。 精确性:1、要和文献、其它的媒介或是目击事件中的记载、描述相一致。2、新闻报道与新闻消息来源的内容是一致的。 完整性 真实性 公平性 关联性 关联性很多时候是由受众所决定的。 六、宣传内容的研究 何谓“宣传”(Propaganda) 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的宣传定义:它仅指以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地说,就是以消息、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控制意见的做法。” “宣传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这些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宣传(Propaganda) 是一种有意的传播过程与传播产品,企图通过多重的、系统的与片面的传播手段,来影响集体的行为和意见。宣传以传播者而非接收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某些方面会造成误导或引发不完全真实的情况,甚至是完全不真实的。在宣传对真实的再现中,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攻击或者扭曲。宣传的效果受情境与目标受众意向的影响程度要比“信息”本身大。 广告与商业主义批判 在威廉姆生看来,广告是通过商品向受众传递从个人体验(如美貌、成功、幸福、自然和科学)得出的含义和观点来达到它的意识形态功能。 七种常用的宣传策略 辱骂法 光辉泛化法 转移法 证词法 平民百姓法 洗牌作弊法 乐队花车法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P109—122) Alfred McClung Lee and Elizabeth B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