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讲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理解传播效果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主要的效果研究理论 第一节 理解传播效果 人类的传播都希望是有效果的传播。整个传播研究是建立在媒介具有重大效果这一前提之上的。但是这些前提假定效果却很难达成一致。 传播效果肯定是在发生,但媒介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关键是哪些效果取决于媒介,哪些效果取决于别的因素。 良好的传播效果怎样取得。 传播效果研究无论是对传播学者,还是对媒介本身或是普通民众都具有同样的吸引力。 1、传播效果的定义 一、传播出去的信息受到了关注、留下了记忆、改变了态度、导致了个人的或社会的某种行为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产生了传播效果。 二、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了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通常以传播者的目的是否达到为判断标准。 三、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 2、什么叫反馈?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重要概念。所谓“反馈”,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出去后,又将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到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入发生影响。 传播学中反馈的含义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传播者根据反应来检测传播的效果,并据此调节后继的传播(包括传播内容、符号和排除干扰等)。 3、传播效果的类型 一般分为预期的和非预期的、短期的和长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显在的和潜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效果研究。 短期的预期的:宣传、收视率、发行量 短期的非预期的:使用与满足、沉默的螺旋 预期的长期的:创新普及、精神文明、议程设置、社会发展 非预期的长期的:涵化理论、知识沟理论 4、长期的、潜在的传播效果: 潜在效果?传播的社会效果?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麻醉精神的消极功能”, 德弗勒:决定传播效果的因素有:社会系统的特点,媒介的地位与作用和受众的特点。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 传播学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可以说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一样长,从20年代开始,已经有大约80年的历史,其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传播的威力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十年内,传播学者一般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这些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 一次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30年代,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直接向美国人民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 德国希特勒为了征服全球对广播的操纵。 1938年10月美国“火星人进攻地球”的典型事例。很能说明在当时普遍存在着认为大众传播威力无穷的思想。 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 从全凭观察过渡到实验调查,“有限效果”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二战中和战后。美国传播学多半围绕政治选举和商业活动开展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传播学者推翻了早年的“媒介万能论”的观点,发现传播媒介的力量相当有限,往往小于人际传播的影响;而且传播媒介通常只能加强受众的原有的立场,很难改变他们顽固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效果重新认识 从70年代以来,转向传播“适度效力”论并趋向于新的“强效力”论。 传播研究出现了新的特点,从“使用与满足”论到“议题设置功能研究”以及文化规范论等,都表现为强调大众传播仍然具有相当显著的效力。不但如此,西欧和美国的一些传播学者已形成新的传播效力论。 第三节 主要的效果理论研究 枪弹论 有限效果论 说服效果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培养理论或涵化理论” “知沟”理论 1、“枪弹论”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十年内,传播学者一般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这些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 这些研究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 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大众传播的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2、有限效果论 美国传播学者围绕政治选举和商业活动开展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传播学者推翻了早年的“枪弹论”的观点,发现传播媒介的力量相当有限,往往小于人际传播的影响;而且传播媒介通常只能加强受众的原有的立场,很难改变他们顽固的态度和行为。 克拉帕的结论:大众传播不是通常作为媒介效果的一个足够的原因,而是在协调各种因素方面起作用。 有限效果论的代表成果 哥伦比亚学派:《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等书中提出了“传播流”、“两级传播”和传播中存在“意见领袖”的观点。 霍夫兰的研究也表明传播在改变态度上的效果。罗杰斯的“N级传播”。 拉扎斯菲尔德的学生约瑟夫?克拉珀于1960年在《大众传播的效力》的著作中作了总结,提出了传播的“中介因素”问题。 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大众传播产生效果通常必须通过一系列中介因素发生作用。 传播效果的发生受到传播主体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发生受到受众心理生理因素制约。 传播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呼吸内科)在线题库及答案(副高面审).docx VIP
- 历年试题--高等代数历年试--高等代数历年试题--高等代数历年试题--高等代数.doc VIP
- 复件 文言文名词用做动词课件.ppt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编译原理)》20春期末考试.docx VIP
- 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项目负责人B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T_CECA-G 0025—2019_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管理维护通则.pdf
- 稀土磁性材料.ppt VIP
- Geneapper ID-X使用.ppt VIP
- 新15J709 防火门、窗及卷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