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孝敬笔记”见证七兄妹对父母孝心.docVIP

百万字“孝敬笔记”见证七兄妹对父母孝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万字“孝敬笔记”见证七兄妹对父母孝心    年迈爹娘不习惯城里生活,七兄妹商议如何尽孝道   2005年3月15日,在山东海阳市小纪镇大刁家村胡成乐老人家里,胡家老两口的7个儿女,全都携家人前来参加家庭会议。会议由大儿子胡学云主持,中心议题是:父母不习惯在城里生活,如何照顾好父母在老家安度晚年。   在大刁家村,胡成乐老人一家是乡邻们羡慕的大家庭,7个儿女都在城里安了家,一家人相亲相爱,对长辈的孝道更是远近闻名。在胡成乐老人的堂屋正中,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多年来,胡家秉持这样的家风,哺育出一代代孝心爱心兼备的儿孙。   身为七兄妹中的老大,胡学云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人物,胡家子女被外人称颂的孝道,与他的榜样作用分不开。胡学云却说,父母对长辈的孝道和对子女的亲情,才是他们兄妹的人生榜样。   胡学云1943年出生,在他4岁那年,父亲被选为挑夫到前线给解放军送给养,家中少了主要劳动力,日子过得很艰难。当时,爷爷跟着胡学云父亲一家生活,母亲对爷爷很孝顺,家里哪怕只熬一碗粥,也要倒给爷爷大半碗,剩下的分给胡学云和二弟胡学清。母亲对长辈的孝顺,对胡学云和弟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60年,胡学云和二弟在海阳四中读书,当时正值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村家家食不果腹。为了让胡学云兄弟填饱肚子,父母把家里仅有的地瓜干、高粱面全都送到了学校,而他们自己则靠吃松树皮、花生壳度日。父母吃这些东西,大便下不来,又得了水肿病,浑身胀得像气球一般。看着父母痛苦不堪的样子,胡学云哭了,他下定决心:将来一定好好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胡学云和弟弟高中毕业后,相继进城就业。当时,胡学云每月工资不到30元,可他从第一个月发工资起,就每月都拿出一半交给父母,二弟也效仿他的做法。此后,胡家兄弟姊妹凡是参加工作的,每人每年至少把两个月的工资拿出来给父母。   转眼,父母到了花甲之年,勤劳惯了的他们仍不舍那几亩责任田。为了不让父母太过劳累,胡学云和弟弟妹妹们商议,每年夏收秋种时节,大家都要拿出3天时间,集体回家务农,帮助父母把地里的农活干完再走。于是,每到农忙时节,胡家七兄妹加上随行子女,足有二三十人在胡成乐老人田里忙活着,像是回到了大集体时代,引得乡亲们啧啧称赞:人家老胡家的孩子就是孝顺!   眼见得父母一天天老去,胡学云决定接老两口到城里享福。2004年下半年,胡学云和弟弟妹妹们排好班,轮流把爹娘接到各家照顾。胡学云原以为这样父母肯定会开心,但他没想到,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父母,根本无法适应城里的生活。   一次,胡学云到二弟家探望父母,母亲孙风云对他说:“城里干净是干净,可接不到地气,没有老家舒坦,各种生活设施也用着不习惯。”母亲的话让胡学云深感自责:当初自己和弟弟妹妹一厢情愿地把爹娘接到城里享福,没想到却给爹娘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孝顺老人当以顺为先,与其让老人在城里生活得别别扭扭,还不如顺从老人的意愿。父母想儿女了就到城里住,想老家了就回老家去住。   事后,胡学云把弟弟妹妹召集到一起,把父母在城里生活的不习惯以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都同意大哥的意见。于是,2005年3月15日,胡学云兄妹把父母送回了家,并商议如何在老家照顾父母,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七兄妹轮流回乡下老家陪伴父母,“孝敬笔记”见证细致入微侍奉父母的孝心   在征求了弟弟妹妹们的意见之后,胡学云决定实施轮值照顾父母制度。他亲自执笔,郑重地在第一个笔记本封面上写下“孝敬父母值班笔记”8个大字,还在首页写下这样一段话:“兄妹之间要团结和睦,不斤斤计较;相互谅解,互相支持,精心照顾好老人,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接下来,胡学云写下了七兄妹经商定的轮流值班制度:每人值班一周,每天都要记好《孝敬父母值班笔记》,内容包括父母一日三餐的菜单和主食,父母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头痛脑热,要写明具体时段用了哪些药、用药剂量等),每天为父母花了多少钱,跟父母的聊天内容等。   胡学云在值班制度中特意强调,值班期间无论父母如何发脾气,子女们都要笑脸相对。   制订轮流值班制度后的第一周,胡学云以身作则值第一个班。他从市里回到父母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父母习惯早睡,每晚临睡前,他都要给父母烧水洗脚,还给父母做脚部按摩。人老了都爱回忆过往,每当父母跟他讲从前的事情,他总是认真听着,从没有不耐烦过。   胡学云回老家的第二天,正逢村里赶集,母亲说她想吃炸刀鱼,胡学云立刻去集上买了条刀鱼回家。可是,平时他在家只会做简单的饭菜,炸刀鱼之类有点技术含量的菜都由老伴做。于是,胡学云向邻居请教,终于做出了父母喜欢的那种味道,两位老人吃得非常开心。   吃完午饭,胡学云翻开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下做炸刀鱼的经过。他想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