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西名院 一代医学先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华西名院 一代医学先锋 2008年第一届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会上,大会主席毕锋教授致开幕辞。   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的锦江畔,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西南地区医学科学研究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华西医院承担着我国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的重要任务,为患者减轻病痛,为千百万家庭送去欢笑。   融汇了西方现代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华西医院,形成了独具华西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传统,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华西人。毕锋,这位在燕赵大地上成长、从三秦烟尘里走来、沐浴过北美阳光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华西工作了近十个年头,现任华西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无疑是一位老华西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坚守在医生岗位上,正在用行动诠释华西文化和华西精神。 梅香苦寒来:医师成长之路   毕锋永远也忘不了高中最后半年的那段时光。从河北井陉县山村里出生的他,为了未来穿皮鞋的朴素理想,在当时不得不放下挚爱的文学,毅然决然选择了并非最爱的理科。在这个不起眼的太行山区的偏远中学,年轻的毕锋奋力苦读,立志提升自己落后的理科成绩。深夜的煤油灯没有白亮,毕锋的汗水没有白流,那年高考他终于以全区(五所中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第一军医大学(今南方医科大学)录取。   从山村走进大学,他一下子就被浩淼的书海深深迷住了。在繁重的医学课程之外,他挤出时间广泛涉猎,哲学、人文、英语、音乐……   他常常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他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却愉快,书给了他乐趣,也给了他快乐的生活。在与医学的接触中,他也渐渐爱上了这条艰苦又富有挑战的道路。   说到毕业打算,那时的他,想法很单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一次聚会,一位学姐的话让他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大学生更高一级的学生――研究生,而这个神圣的称号让从来都不服输的他憧憬神往。于是,他开始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进研究生的队列,走医学生―研究生―高级医生之路。但是当时的政策规定报考临床研究生的至少应有两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于是在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军队一所医院(五一七医院)一直工作了4年才终于获得考研的机会。   四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是毕锋的那个梦想却一点也没有动摇。四年里,他几乎天天读书到深夜,看到兴起踱步思索。临床工作中他始终兢兢业业,被评为医院唯一的“学习标兵”。他说:人生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但是这个得与失、坚持与放弃之间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谨慎权衡。   1988年的初秋,毕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所报考的专业录取,他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位于古都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师从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张学庸教授学习消化道肿瘤学,从此步入了医学研究的新天地。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再次向科学高峰攀爬,4年后又考取该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毕锋在胃癌靶向HER2分子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中成绩突出,在整个消化病研究所36名研究生的考评中名列第一,其毕业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Cancer Gene Therapy》接受,且未毕业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在当时的研究生中非常罕见。 2013年4月11日,毕锋教授在华西医院肿瘤中心向前来考察的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介绍改革成果。(照片中陪同的人员有: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杨泉明书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敬静书记)   雄鹰展翅冲霄汉,天高海阔任翱翔。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毕锋就被美国研究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的著名专家选中。1998年他跨过茫茫太平洋赴美国留学,从此开启了更为壮丽的人生篇章。   到美国后,他对美国先进的科研条件惊叹不已,希望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多做工作。他不分昼夜抓紧工作,每天都是深夜一两点以后才回家,周末也在实验室加班工作。在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分子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毕锋在癌基因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他提出的proto-Dbl癌基因分子内自我抑制学说在国际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MCB上发表,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2001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樊代明教授很欣赏他的工作和才干,积极向校院领导推荐,后经过校院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特殊人才专项评议,使他虽然人在美国却得到四医大从讲师到教授、博导的破格晋升。尽管美国和加拿大几位教授都发来邀请,给他提供待遇优厚的岗位,但他抱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依然放弃了美国崭露头角的事业,带领全家老小五口一起回国。   回国后毕锋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机遇。在四医大的全军消化疾病研究所,他一边做临床,一边带领研究生继续工作。他结合中国的肿瘤疾病谱,在Rho家族分子与胃癌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这类新的Rho家族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在《Clin Cancer Res.》《Int J Cance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6篇论文。获得了一项国家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