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顾 25章 肝炎病毒 HAV:致病性与免疫性; HBV:形态与结构(Dane颗粒);基因结构(4个ORF);抗原组成;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机制;抗原、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防治原则; HCV;HDV;HEV 第二十八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p252 虫媒病毒:即节肢动物媒介病毒,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等)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共性: 1、球形,正链RNA 2、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包膜 3、宿主范围较广,节肢动物可长期储存和传播病毒(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4、我国主要有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 5、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引起发热、脑炎、出血热 等。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简称:乙脑病毒,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病毒 易感动物为小鼠,脑内接种3日发病,耸毛,蜷伏肢体,痉挛,麻痹死亡,脑组织分离病毒 鸡胚,卵黄囊,48小时达增殖高峰 只有1个血清型 流行病学特征 所致疾病——乙型脑炎 临床特征 轻型 体温38~39℃, 患者神志始终清晰,多在一周内恢复 中型 体温40℃左右,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病程约为10天 重型 体温40℃以上,神志昏迷,恢复期有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 暴发型 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防治 防蚊灭蚊 疫苗接种 儿童 幼猪(切断中间传染源)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单正链RNA,有4个血清型 流行病学特征 储存宿主:人和猴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 伊蚊 致病机制 临床表现 潜伏期5~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 登革热(DF) 发热、骨、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1周) 登革出血热(DHF)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出血倾向严重 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 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重型见于再次感染,以免疫病理损伤为主 发病原理的假说 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与乙脑病毒相似 蜱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 好发季节春夏季(5~7月) 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林区曾有流行 病后免疫力持久 林区工作者应接种疫苗 第29章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p256 Greek word herpein ----to creep 人类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HHV) 概念: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有 110种以上。根据生物学特性分:α疱疹 病毒、β疱疹病毒、γ疱疹病毒3个亚科。 疱疹病毒共同特点 1. 病毒颗粒呈球形,150~200 nm,核衣壳约100 nm, 20面体立体对称,有包膜,线形双链DNA,约125~245 Kb,含71~208个基因,编码67~197种蛋白 疱疹病毒共同特点 2. 多数在细胞培养中有CPE,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多核巨细胞 3. 多种感染类型 显性感染(增殖性感染) 潜伏感染:附加体形式 整合感染:致瘤 垂直感染:先天畸形 第一节??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 virus, HSV) 特点 宿主范围广,在多种细胞增殖,病毒复制周期短,致细胞病变作用强,在细胞培养中易扩散,在神经节中常形成潜伏感染。 分两型 HSV-1:腰部以上、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器官和神经系统感染; HSV-2:腰部以下的皮肤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传染源:病人、携带者(病毒存在疱疹病灶及唾液中) 传播途径:飞沫、直接接触、性接触(粘膜和破损皮肤) 原发感染: HSV-1:(6月~2岁婴幼儿)龈口炎、口腔溃疡;疱疹性角结膜炎 HSV-2:成人外生殖器疱疹(80%,由HSV-2引起) 潜伏感染和复发:神经节中神经细胞为其潜伏场所 HSV-1: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HSV-2:骶神经节 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 垂直感染:畸形、智力低下、流产等 新生儿疱疹(产道)——头皮等处,并可累及内脏(肺、肝、脑), 50%死亡 HSV-2与宫颈癌(相关) 患生殖器疱疹,宫颈癌高发 宫颈癌患者HSV-2抗体(+) 脱落细胞涂片HSV-2抗原(+) 癌细胞中有H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