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赏武夷山 拜谒大红袍 重温大明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赏武夷山 拜谒大红袍 重温大明史 时间:2009年03月25日??来源:新闻中心 ???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的北部,以境内拥有优美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而为人所喜爱,又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被人们所熟悉,因此,199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摩洛哥王国马拉喀什市召开第23届大会时,正式通过中国武夷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武夷山成为世界级的名山大川和文物古迹胜地,驰誉海内外,吸引海内外众多人士前来观光旅游。   武夷山市位于东经170°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南接建阳,西临光泽,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全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被列入世界双世遗的区域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该区域划分为四个保护区,即位于西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位于中部的九曲溪生态保护区,位于东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和东南部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武夷山境域为山地丘陵区,东部、西部和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坐落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峰黄岗山,为武夷山脉最高处,海拔2158米,为中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为华东区大陆之屋脊;周围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多达110余座,山岭逶迤,山势巍峨,成为福建北部的重要屏障。境内地形有山地、丘陵、平原和山间盆谷,其间密布河网,河流总长度820公里,流域总面积2861.4平方公里,最典型的是流经武夷山星村镇的峰岩间的九曲溪,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夹岸风光最惹人喜爱。武夷山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18.4℃,年均降雨量1600~3700毫米,年均无霜期240天,适宜于喜温的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故境内植被丰富,有名目繁多的茶树品种。武夷山茶的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唐宋两朝,武夷岩茶只有少量入贡,降至元代,武夷茶就名声鹤起,声誉时增。明末清初,武夷山茶开始销往国外。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品优质高,具有“岩骨花香”之胜,雅称“岩韵”。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素有“茶王”之称。游赏碧水丹山武夷山成为当今旅游者的重要选择之一,而拜谒武夷茶王大红袍又是旅游者的重要活动之一。   天心寺··九龙窠··大红袍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山北,有座著名的佛寺——天心寺,闽国时期的扣冰古佛就在此寺遥对高空明月悟到修养的真谛。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下诏广封天下佛寺,天心寺得以扩建,并易名称永乐禅院,其建筑宏敞、楼阁嵯峨,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下,显得庄重典雅,成为武夷山的佛教中心。永乐禅院除佛事兴盛外,可称道的还有名闻遐迩的武夷茶王大红袍。   远道而来的游人游赏永乐禅院,可以看到有九座巨大的岩石,很象大象鼻子,齐整地朝向东南方,武夷山人有的叫象鼻岩,有的则称为九龙。九条龙静静地蛰伏在深山里,构成了风光独特的九龙窠。游人绕过象鼻岩折向西行,便可走进两山夹峙的长长的九龙窠,逆着溪流曲折前行,沿途可以观赏品种繁多的茶树,如水仙、肉桂、白鸡冠等等。《画说南平·人神共爱武夷茶》有诗云:日高酒渴满思茶,最爱水仙茉莉花。闽北山中多雨露,岩头石缝作娘家。清明纤手银针采,夜宴神仙随意抓。罗汉金龟皆上品,鸡冠白亮味儿佳。该诗就是写九龙窠拥有多种上好的茶种。约走三四里地,来到九龙窠的纵深处,就可以看见位于右侧石壁上的大红袍茶树及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注:配图置此,两图可局部重叠)   悬崖峭壁上的武夷茶王大红袍,石刻出自天心寺和尚之手(1927年)   映入游人眼帘的是悬崖峭壁上由人工垒砌块石成三个石台,六棵茶树就栽种在积土的石台上,树丛不高,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就实地目测,大红袍所在的石壁很宽大,人工石台离地三丈许,其上的石壁则有数十丈,山顶有大量的竹木等植被,枯枝落叶等覆盖着厚厚的腐殖质层。在有雨水的季节里,水流带着丰富是有机营养成分沿着石壁流到石台,滋润着大红袍。而两旁岩石耸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化不大。大红袍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缓慢,故其树丛不高,而不会停止萌芽,长出的新叶在一年四季里呈现不同的色泽。新春,萌发的芽梢呈现出宝石般的紫红色,满树的幼叶,在迷蒙的雾霭中显现出一片红艳;夏天,幼叶长大以后,又转为绿色;入秋,叶虽老,绿意却不减;入冬,叶下开着淡黄色的花,花香飘逸,引来群蜂采粉。因此,茶树一年四季都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古文献··茶命名··状元袍   茶树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高可五、六尺,叶呈长条形,有锯齿。秋冬开花,能结果实。一般采摘春秋时节的嫩叶制茶,茶叶的主要功能是提神助消化。在中国的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此荼,便是茶,有解毒功能。唐代陆羽(733~804年),对茶有深入的研究,著《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