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界定.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容易达到最佳规模;马克思也认为,由于资本积累,中小企业终将为大企业所取代。20世纪初,以福特汽车为标志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更使人们普遍认为,大企业是有效率的,更有竞争力的。然而中东石油危机以来,大企业效率下降,而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的现实,再加上1973年英国学者舒马赫的著作《小的就是美好的》的出版,传统观念开始受到挑战。本文将从中小企业界定入手,分析中小企业存在及具有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历史根源及现实基础,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培育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如何定义小企业,关系到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经济结构的认识,定义过宽,有限的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过于分散,起不到扶持“真正”小企业的目的,定义过窄,则又会使应该得到扶持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政府作用以外,因此,企业边界的界定往往出于政策上的需要,并无统一标准,因而并不是一个很严格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企业边界的界定各不相同。 1、普遍做法。大多数国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界定中小企业的边界。定性界定主要是从质上反映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这往往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但难于管理和把握。定量界定则主要从人员、资本、营业额三方面进行界定。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随着经济的变化、时空的不同,不能真正反映某一类企业的特性,因而许多国家都是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如美国在中小企业法中规定,凡是独立所以和经营并在某事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属中小企业,在这一“质”的规定前提下,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又作了“量”的规定,即制造业中从业人员250人以下者,批发业中年销售额为500万美元以下者,零售业和服务业中年销售额和营业额为100万美元及建筑业中三年营业额为500万美元以下者为中小企业。 2、中国对中小企业的最新界定。根据2002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中小企业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其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该标准突出了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按照普遍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比1999年标准(该标准包含了各种所有制企业,但没有定性标准,从而没有政策收缩空间;同时没有人数标准,有违以人数看规模的普遍观念)更为合理。 二、中小企业存在并具竞争优势的理论解释 1、最佳规模理论 奥斯汀?罗宾逊(Austin Robinson)在1931年出版的《竞争产业的结构》中提出,企业规模效益递增有一定限度。因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但由于技术的非无限可分性,分工超过一定程度反而意味着复杂程度的提高、操作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损失。同时,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会被管理费用的增加及管理效率的降低所抵消。中小企业只要规模适度照样有竞争优势。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在1958年的《规模经济》中提出了一个“生存法则”,认为在任一特定行业中,若某种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下来,则它是有效率的。进而,若某规模的企业数量(或产出量)在该行业中比重上升最快,则说明此规模为最佳规模。施蒂格勒运用这种生存技术法,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某一行业的最佳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因而企业长期成本曲线是浴盆曲线而非U型曲线,中小企业在最低区间内也能达到最优规模。科斯认为,企业边界取决于企业和市场的均衡,即企业的边际管理费用与边际交易费用相等之处。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递减,管理费用递增,而两者之和最小处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况且,规模经济不一定和企业规模有必然联系。最优规模不一定就是大规模。 2、生产力发展理论 日本学者中村秀一郎在《大规模时代的终结——多元化产业组织》中列举日本经济的现实,认为 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他认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日本自70年代已从重化工业阶段跨入信息时代:首先,生产力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移,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根本信念发生了动摇。其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带动需求结构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与之相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了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方式。最后,国家为发展生产力,其产业政策也向中小企业倾斜。因此,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3、企业组织理论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不论其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都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巴纳德认为,个人协作意愿的强度同组织规模成反比关系。组织越大,成员的协作意愿越小;组织越小

文档评论(0)

tu062818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