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年来,工商部门在商品质量监测中投入越来越多的财力和人力,与此同时,监测工作中的问题也慢慢浮现,而商品质量监测包括后处理,每一步是环环相扣的,稍有疏忽就可能面临执法风险。本文重在阐述其中的问题与难题,并提出笔者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与执法风险 (一)抽样送检不规范 一是工商干部自行抽取样品。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采样规则,一旦违反采样规则,其检测结论是无效的。而工商干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因此,《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均要求承检单位人员参加抽样。 二是抽样检验工作记录制作不规范。在填写抽样检验工作记录时,未完整准确填写,如商品的规格、商标、生产厂商、批次、数量等基本信息,或缺少或与事实不符,导致基本事实不清。 三是未查看留存检测机构资质证明。各检测机构由其特定的检测资质,如果事先没有谨慎确认,而委托无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其结果必然无效。 (二)检测结果送达不规范 按规定,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机关应当自收到检测结果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被监测人。但实践中,一是无交接手续,导致无法知道检验报告何时收到、是否超期,送达时效规定形同虚。二是上级机关将自行组织监测结果交由下级机关送达时,因转送耽误时间,很容易超期。若当事人对此提出异议,在无证据证明工商机关何时收到检测结果时,是否会推定检验报告作出之日即为送达之日?若答案为是,则就面临着被认定程序违法的风险。 (三)复检程序不统一 一是复检权利告知程序不明确。有的借检验报告中格式化内容告知,有的在送达检验报告时口头告知,有的在检验报告送达回证上备注,有的直到立案询问时才告知。有的甚至在案卷中看不到告知的痕迹。 二是复检申请、复检机构确定等问题上规定截然相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规定:复检工作原则上由原承检单位承担。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另行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进行复检。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复检机构由复检申请人自行选择。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同样,在复检向谁提出的问题上,也有不同规定。对此,实践中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按各自规定操作,因为两者适用不同的对象;第二种意见认为后者更合理,因为后者作为新出台的规定,意味着理念更新更具有进步意义,应统一按后者的规定操作。 (四)转为立案时间节点不统一 立案时间随意性较大,有的在检验报告收到后即立案,有的等检验报告送达后立案,有的等复检期限届满后立案,有的甚至立案时间与检验报告出具时间相差数月。 (五)被监测商品基数认定难 一是框定多大区域范围。如,在某公司一分公司卖场抽检,认定同一批次商品基数时,是仅限该分公司卖场,还是包括该公司配送到监测机关所辖区域内的所有卖场,或者是扩展到辖区外该公司所有卖场?不同的认定范围,对应的非法所得、罚款基数也不一样,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此外,售出商品的批次如何确定?如果没有严格执行一票通制度,又没有其他记载予以证明,售出商品的批次与被监测商品是否属同一批次又该如何确定? 二是商品上无批次,如何确定商品的批次?是否可以将同一批购进的同型号商品认定为同一批次?实践中按此操作的较多,但办案人员对此心中仍不是很有把握。 (六)法律适用难 一是法律之间选择难。有些概念不明确导致法律适用难,如食用农产品的概念与外延,虽然一般按照《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来确定,但有时即便对照该注释也无法确定是否属于食用农产品。而面对食品检测不合格的一些具体项目,承检机构也无法明确告知该项不合格是否属于危害人体健康,可工商执法人员必须确认这一点,否则就无法确定具体适用的法律。 二是法律条文之间选择难。在适用《产品质量法》时,第四十九条与第五十条的适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执法人员。如何确定属于“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否可以以违反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判定标准?可问题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也有不直接涉及到安全、健康问题的检测项目,这让执法人员无所适从。在适用第五十条“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时,执法人员也有顾虑,即这里的“冒充”是否要求销售者存在主观故意且积极作出“冒充”行为。一般,商品检验不合格的责任在生产者,并非因为销售者改变产品质量而导致不合格,对销售者适用“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是否合适?此外,对产品标识不合格的处理依据也难选择。因为有时标识问题既属于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属于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此,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按照择一重处罚原则,根据具体情形适用第四十九条或者第五十条;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适用第五十四条,因为产品标识不同于其他不合格项目,第五十四条是对产品标识不符合第二十七条规定情形的特别规定,应该优先适用。 (七)被监测商品的处置难 一

文档评论(0)

guqiaaan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