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目标.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内容 思考: 评论下列这段文字: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矛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 (韩寒:《穿着棉袄洗澡》) 一、我国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的目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一)教育目的的结构与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 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2)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目的的结构 即: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3、教育目的特性 抽象性(一般性,非具体的、特殊的)、预期性(理想性)、实践性。 4、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及结构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其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即教育目的):由国家以法律或政策形式规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 (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各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 (2)人的全面素质到底有多少只能作相对理解。其基本要素:智能和体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 (3)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每个人获得不受强制性的限制而摆脱对物的依赖的自觉发展与选择的自由。 (4)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人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 2、人的全面发展:有无可能? (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 教育到底要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通才指通晓多种知识、拥有多种能力的人。专才指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比较专精的人。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高层次专才:对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某一方面有着较深研究和造诣的人; 中层次专才:精熟某一学科领域的人。 底层次专才:对某一专门性职业岗位的规范、技术和操作相对精熟的人才,一般是技艺操作性的。 (2)理想的方式:二者结合即广博+精深 恩格斯(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 二、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幼儿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1、指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二)正确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全面发展,不是要培养幼儿在任何方面都无所不能。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同时理解以下两个要点: 一是婴幼儿确实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与潜能,即他们可以在艺术、自然科学、体育运动等各方面发展的可能。 二是这种可能也意味着“舍弃”,即幼儿的发展必须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一定的舍弃。因为婴幼儿的发展同样受到时空的限制、受到其主体自身的局限、受到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 三、对学前教育目标与任务认识的发展趋势 1、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重点是保育、照管和营养,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2、20世纪中期—60、70年代:重点是儿童的智育及社会性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追求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完整性,促进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重视儿童主动性

文档评论(0)

ebitji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