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冰箱”—— 冰鉴(hàn) ,1978年出土了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商代妇好墓出土三联甗(yǎn),类似现在的煤气灶……独一无二的复合炊具!采珠人员,图片来源于《天工开物》,看看他们的装备,有氧气罩有潜水服……高科技啊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 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是春秋时期的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3.84米),通高396厘米(3.96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镇国之金银器:太阳神鸟金饰。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金饰,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太阳神鸟金饰又随着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象征着中华民族如神鸟一样,实现了千年飞天梦。镇国之青铜器:武王伐纣亲历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出土的利簋,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这件青铜器为武王伐纣确定了准确的年代,即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无疑是一件国宝重器。镇国之石刻壁画:秦石鼓文,大秦帝国的“东方红”。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代几千年来学者讨论不断,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都赞同的确定的结论。现有多位学者认为它是秦景公时的作品。镇国之文献书简:西汉《兵法》竹简,为孙武、孙膑正名。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孙子兵法》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作者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有“兵圣”的美誉,留下来的唯一著作《孙子兵法》,不但成为中国历代研习兵法者必读之书,而且较早就有十余种文字的译本发行海外,因此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镇国之书法:《平复帖》,见证汉字流变。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现存的《平复帖》是孤本,没有其他的作品可供比对,所以无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陆机之手,但是这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从武周时期王方庆临摹先人王羲之、王献之等而成的《万岁通天帖》看,东晋时期楷书已经成形,再证以西晋写经,可以肯定有隶书特点的章草《平复帖》是西晋真迹,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