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也有春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瓷娃娃”也有春天   先后10余次骨折,11次大型手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体多处骨骼被装上各式螺钉,肌肤表面密布手术刀痕……这是命运对19岁“瓷娃娃”刘大铭的“馈赠”。   绚丽年华,刘大铭的体重却仅有40斤。上苍让他成为一个与轮椅为伴、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最后还将他的脊椎摧残成残忍的S形……   然而,在绝望尽头,他成功越洋求医自救,获得重生。在悲喜与生死之间,他将躯干给了病魔,而把灵魂留给了生活,一头扎进支撑心灵的文字,书写满腔热血,先后11次荣获国家级文学奖项,两次受邀至人民大会堂领奖,并当选为2014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妈妈教他学会独立   刘大铭的童年是孤独苍白的。从4岁开始,他就被安置在一间光线不足的屋子里。客厅的蓝色布艺沙发,就是他的全部宇宙。他窝在上面,或坐或躺,唯一无法做到的就是起身离开,口渴也不能够到近在咫尺的饮料杯。无聊的时候,他就盯着天花板的纹理发呆,盼望着母亲赵娇莲早点下班回家。   赵娇莲今年43岁,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在当地房管局工作。1994年4月,赵娇莲和丈夫刘连昌生下儿子刘大铭。刘大铭半岁时,肩胛骨骨折,被确诊为成骨不全症。这种病又称脆骨症,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骨折,严重者表现为自发性骨折。医生说,孩子活不过2岁。   作为一名军人,丈夫刘连昌很少在家。赵娇莲只好独自带着儿子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赵娇莲的悉心照料下,刘大铭一点点长大,医生的话似乎没有影响到这个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赵娇莲也觉得愧对儿子,只要有空就会给刘大铭讲故事,教他认字,将生词抄录在本子上,让他练习。半年过去了,刘大铭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而上学问题,使赵娇莲夫妻俩起了争执。父亲并不打算让儿子读书,而赵娇莲却不同意,她执意把刘大铭送进了幼儿园。整天在家的刘大铭,对外面的世界早就羡慕不已,如今能上学,自然高兴之极。   可好日子不过3天就因一场感冒草草结束。无比失落的刘大铭又回到原点。刘大铭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   “母亲开始变得苛责起来,而我并不知道原因。她不让我再在舒适的沙发上躺着,而是让我在空闲时下楼骑车;她不让我剩下一口饭,甚至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也要我捡起来吃掉;她找来一本又一本晦涩难懂的教科书,让我一遍一遍做上面的题目;她不再那么轻易抱我上沙发或床,而每次都让我也出一部分力;她不再给我读一个字,而是把书放在我够不到的地方;她总叫我看动物世界,边看边唠叨:不够快的动物要被吃掉,不够强壮的也是,不合群也要被吃掉,弱小的总会被淘汰。”   母亲的话就像紧箍咒,每晚都会准时回响在刘大铭的脑海里,而他小小的自尊心在母亲频繁的苛责中却越来越强。要强的刘大铭,似乎和母亲较上了劲儿,他反复练习母亲要求的任务,比如自己喝水,自己站起来,自己睡觉等等。后来,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选择直面残缺的身体   2001年,刘大铭终于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小学。常年孤独的他,觉得自己只要在有人的地方就会幸福。可刘大铭没想到的是,身形特殊的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学校骚动。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异样眼光和不明目的的聚集,让要强的刘大铭很不是滋味。   而事实上,赵娇莲却用几近残忍的方式让刘大铭直面自己的身体:“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必掩藏,不用解释。你就告诉别人你站不起来,不能摔跤,让他们知道你需要被保护,但同时你也要告诉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别人能的你也一定行。”刘大铭对母亲的话总是选择性的接受后半句,忽略前半句。   母亲赵娇莲的态度让刘大铭认为母亲不再爱他。可一次旅行,却又让他感受到母亲浓浓的爱。   那一年刘大铭上初二,14岁,那是第一次不以看病为由的出去旅行,目的地是云南。   第一站就是让刘大铭又爱又恨的石林。进入景点,四周尽是险峻的山峰,陡峭的阶梯,不计其数的石块像松树般矗立。刘大铭抬头看了看,心里的沮丧像沾上水珠的纸张慢慢晕染开来。偏偏导游又一直描绘着石林之上的瑰丽与雄伟。刘大铭低着头,努力掩饰着自己的失落。   “走吧,妈妈抱你上去,轮椅放在山下。”赵娇莲的话打断了刘大铭的思路。   “妈,我不去了,真的太高了。”刘大铭回道。   “傻孩子,几千公里都过来了,怎么能不上去?不能让自己有遗憾,走,妈背你。”赵娇莲说着,一下子将刘大铭背起来了。   这个情景深深地留在了刘大铭记忆中:   “她走上第一个石阶时,我听到台阶发出了响亮的回声。我趴在她的背上,紧紧抓着她的衣襟,我们俩一阶一阶地走着,前方的台阶却愈发地多,我的双手渐渐变凉,我担心她太累,劝她歇歇,她却告诉我:不累,我们可以让他们先走,我们一点点地追过去,迟一点但总会走到。我感到母亲的背足够宽大,可以让我的身体完全依偎在上面,而她弱小的身躯里,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我们终于登上了石林的制高点,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