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87例烧伤患者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87例烧伤患者疗效。方法 147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7例, 对照组60例, 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 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组患者的总疗效, 换药时疼痛评分, 细菌培养率被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愈80例, 治愈率92%, 对照组治愈50例, 治愈率8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10 d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3例(3.4%), 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者有4例(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对烧伤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烧伤;中药;疗效
在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烧伤创面的处理, 因此, 对创面的处理是烧伤医生研究的热点, 对创面敷料目前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面敷料。济南消防医院采用自制中药烧伤解毒膏治疗了87例烧伤患者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 烧伤面积以四肢躯干暴露部位为主, 烧伤面积参照烧伤治疗学中国九分法, 烧伤分度采用国际上惯用的三度四分法, 均为Ⅱ度烧伤患者, 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7例,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42例, 年龄14~75岁, 平均年龄(39.6±9.2)岁, 烧伤原因:火烧伤42例, 蒸汽烫伤20例, 爆炸伤6例, 化学烧伤19例。对照组60例,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14~72岁, 平均年龄(38.4±8.7)岁, 烧伤原因:火烧伤29例, 蒸汽烫伤14例, 爆炸伤4例, 化学烧伤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面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具有可比性。
1. 2 烧伤解毒膏的制作 组成大黄、黄连、黄柏、紫草、冰片、白蜡、蜂蜡、麻油等。放入麻油内大黄、黄芩、黄连、紫草浸渍1周, 置于铜锅内麻油药加热熬炼, 同时轻入锅底铜勺不停搅动, 蒸发药中水份, 捞出碳化药渣, 过滤药液静置。将医用的白蜡、蜂蜡放入适宜热度的药液化开溶解, 放入研成细粉的冰片, 不停搅拌, 待药液凉冷后, 再行搅拌均匀诸药即得软膏。
1. 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烧伤面积大小, 适量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加强营养, 增加热量。先用生理盐水及0.1%新洁尔灭或双氧水冲洗, 污物清除后, 选用注射器对水疱者抽出水泡内的液体。可低位剪破较大水疱放出积液, 疱皮进行保留;予以剪除游离或皱折成堆的腐皮。用碘伏溶液再次流毒。感染或有腐肉创面, 脓痂及坏死组织先进行清除。1 h内入院的化学烧伤患者, 用大量的清水清洗, 湿敷更换0.5 h, 用无菌干纱布在清创后粘干创面水分。清创创面后, 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 观察组采用烧伤解毒膏在创面上均匀涂抹, 要贴敷平坦外敷创面, 防止折叠, 不留死腔, 充分引流创面分泌物, 无菌棉垫外在加入稍加压包扎, 为防止创面受压, 松紧度要适中。在敷料更换时, 若见纱布干燥, 压之无分泌物溢出, 并且与创面紧贴, 则表示局部创面接近愈合, 无感染, 不必揭去, 只需对外敷料更换后包扎。分泌物清除时, 不能用力擦拭, 应尽量用于纱布蘸创面, 防止破坏创面。所有患者彻底清创换药每5 d进行1次, 从创面用咽拭子沾取适量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1. 4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第七版判定。治愈:创面压之无痛、干燥、无渗出。浅二度创面1-2周内愈合, 靠上皮层再生;深二度创面需时3~4周愈合, 靠增殖真皮层上皮使上皮小岛形成, 融合修复。
1. 5 换药时疼痛评分 评分标准采用VAS疼痛标准。0分:无痛;3分以下:疼痛轻微, 患者能忍受;4~6分:疼痛并影响睡眠, 患者尚能忍受;7~10分:疼痛强烈, 患者对疼痛难忍。
1. 6 创面细菌培养 以患者入院后第1次换药作为0 h计时, 创面清创换药10 d后进行时, 以无菌咽拭子对创面分泌物蘸取适量, 细菌培养立即送检。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 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偏态分布数据比较前经变量转换为正态, 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采用成组设计。检验水准定为α=0.0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愈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