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对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确诊为贝尔氏面瘫的9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滴。治疗前后按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茎乳孔外注射得宝松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确切,可以缩短疗程,全身副作用小,经济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贝尔氏面瘫茎乳孔得宝松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25-02
贝尔氏面瘫又称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为单侧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运动完全或部分丧失,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眼泪外溢,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时语音不清,进食时口涎外流等,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临床上治疗现多用激素静滴治疗,但见效慢,全身副作用大。我科自2010年3月~2012年10月对94例贝尔氏面瘫患者经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贝尔氏面瘫患者94例,男性39例,女性55例,年龄11~69(44.9±8.3)岁,体重31~73(61.7±10.5)kg,病程6h~55d(7.9±5.7)d;患者均为单侧首次发病,其中左侧发病44例,右侧发病50例。就诊时,患者均无高热,主诉症状符合特发性周围性面瘫(贝尔氏面瘫)的诊断标准,排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中枢性面瘫和Hunt综合症、创伤、腮腺疾病、中耳炎手术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行头颅CT检查或颅内MRI检查,均未见异常。初诊时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1]对患者进行评估,Ⅱ级5例(5.3%),Ⅲ级15例(16.0%),Ⅳ级57例(60.6%),Ⅴ级17例(18.1%)。将上述患者随机等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11~69(45.7±8.9)岁,体重31~73(62.0±10.9)kg,病程6h~55d(7.0±6.8)d,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Ⅱ级2例,Ⅲ级6例,IV级30例,V级9例。对照组4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13~69(45.3±8.5)岁,体重33~71(63.8±11.8)kg,病程6h~51d(7.5±6.5)d,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27例,Ⅴ级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病程、面瘫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治疗组给予茎乳孔外局部注射得宝松,操作如下:令患者取平卧位,患耳向上,于耳廓后方的鼓乳切迹处(外耳门下、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的交汇处)与皮肤呈90度角垂直进针约20~30mm(视胖瘦及老幼而定),当针尖抵达茎乳孔附近颅底骨质后,将针头后退2~3mm,回抽无血后即缓慢注射得保松及利多卡因各1ml的混合液。每7d1次,1月为一疗程。为防患者因紧张而出现昏厥,药物注射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反应;药物注射完成后应将注射区按压片刻,以促进药物的扩散,由于注射液里含利多卡因,如注射后出现面瘫加重(可自行恢复),提示注射部位准确(接近面神经)。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滴激素治疗方法(地塞米松10mg静滴1天1次,共7天)。两组均辅以抗病毒、B族维生素、扩血管药物、按摩等辅助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痊愈,达House-Brackmann Ⅰ级,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示齿无歪斜,面部表情正常;显效,达House-BrackmannⅡ级,即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示齿时见口角略不对称,鼓腮时口角不漏气;好转,House-Brackmann Ⅳ~Ⅵ级经治疗后改善为Ⅲ级;无效,经28d治疗后仍停留在House-BrackmannⅣ级以上。治疗4周后,进行病情分级和疗效评定[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治疗组痊愈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P0.05),治疗组显效以上(痊愈+显效)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