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要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铜器从功能上可分四类: 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皿由于用作祭祀 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 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爵等。 乐器:奴隶社会礼制的组成部分,尤其到了春秋时 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如 铙、钟、镈、铃、鼓等。 兵器:有戈、钺、矛、剑等。 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司母戊鼎(商)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75公斤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司母戊鼎 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炊食器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曾侯乙编钟(战国) 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 现存湖北历史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春秋)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鸠潜(勾践) 自乍(作)用剑 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越王勾践剑主要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青铜是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 古时青铜是黄色偏红,而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称为青铜。 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你知道吗?你知道 2Cu+O2+CO2+H2O=Cu2(OH)2CO3 . 以铜为主锡、铅的合金,用蜡和泥模铸造的青铜器皿。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青铜器和红铜器,最早的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育成期:夏、商代早期。青铜艺术形成和开始发展。 鼎盛期:商代晚期至西周康昭之间。青铜器艺术发展。 转变期:西周穆恭至春秋早期。奴隶社会经济逐渐衰弱,周王朝政治权力旁落,诸侯国家经济发展,列国的铜器大量出现,这些铜器从器形纹饰及铭文书体都出现了显著的变革。 更新期:春秋中晚期、战国和秦代。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性质改变后,新兴地主阶级崛起,青铜器制作出现了新的高涨。 衰退期:漆器、早期青瓷和釉陶广泛使用,至汉代青铜艺术逐渐走向衰落。 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金文或钟鼎文。 铭文内容可为四类: 1、记作器祭祀或纪念其先祖。 2、记王之册命、训诫、赏赐。 3、纪录战争大事。 4、记田地纠纷及疆界事。  作泥模 制陶范 浇铸铜液 冷却铜液撤去陶范 冶炼青铜 1.制作样模。 1.制作样模。 2.依据样模刻制各部块模。 3.从块模上翻制出所需块范。 将块范拼合成整体外范,并拼制内范。 合成范铸。 注入青铜液。 打碎陶范,取出铸作。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