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宝典词语辨析.docVIP

200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宝典词语辨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宝典词语辨析

200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宝典词语辨析 (一)高考题型解读 辨析语境,选用恰当的词语,使句意完整、准确。 (二)解题思考步骤 (1)辨析词义。(2)辨析语境。 (三)常见词义的辨析角度 A.实词 现代汉语的词十分丰富,有相当多表达同类概念的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词有意义完全相同的,如“生日”与“诞辰”;有意义相近的,如“危害”与“残害”;还有一些多义词只在某个意义上构成交叉的同义关系,如“骄傲”在“荣誉感”上与“自豪”构成同义,在“自高自大”上与“自满”构成同义。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 例如: ①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范围最大) ②还是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逃路。(范围较小) ③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峰战斗。(范围最小) 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如: ①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词义较轻) ②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词义较重) ③苏维埃共和国是给他们指出解放道路的可以信赖的灯塔。(词义最重) 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 例如: ①上校同志的话像洪亮的钟声,一句句在大伙儿的心里响着。(侧重在音域宽宏) ②一声长长的嘹亮的呜叫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侧重在音色清脆、高远) ③大家又笑起来,比刚才笑得更响亮,更长久。(侧重在声音响度大) 词义的个体与集体不同 例如: ①要想读书看报,至少得掌握最常用的词三千多个。(表示个体或普遍概念) ②一个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口头和书面语言,他的词汇一定是贫乏的。(表示集合概念) 适用对象不同 例如: ①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 ②那是标志着对衷心爱戴的歌。 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例①“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例②“爱戴”只用于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拥护。例③“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如时间、生命、粮食等。) 搭配不同 例如: ①“拿摩温”为着要对东洋婆表示他管督的严厉,打得比平常格外着力。 ②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 ③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 (例①“严厉”常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搭配。例②“严格”常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词语搭配。例③“严肃”多与“态度、作风、气氛”等词语搭配。) 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例如: ①我国两千年前就发明了指南车。 ②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指南车的发明。 ③秘密被发现了,宪警们把这个地下印刷所全挖出来了。 ④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⑤如果她发觉是件代替品,她会怎样想呢? ⑥我们从窗口跳下去,落脚太重,被敌人发觉了。 (就词性上说,上例中的“发明”“发现”既可以作动词,如①③句,又可以作名词,如②④句;而“发觉”则只能作动词。就语法功能上说,“发现”“发觉”都可以有被动句式,如③⑥句;而“发明”则没有这种用法。) 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 ①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②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 ③他这个人啊,骄傲、自负,总是鼓吹自己。 (上例中的“鼓舞”是褒义词,如①句。“鼓动”是中性词,用于褒义,指激发、动员,如②句;用于贬义,指怂恿,如“鼓动闹事”,贬义用得较少。“鼓吹”如今多用作贬义,如③句。) 语体风格不同 例如: ①于是出版社又来商量,说是很多读者要求重印。(侧重于口语) ②机构是可以组织的,条例大有商榷的余地。(侧重于书面语) 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商讨科学发展规划。(具有庄重色彩) ④为了全胡同的事,大家常常到一块儿商议。(用于较普通的场合) ⑤天刚刚黎明,他就起身走了。(文学用语) ⑥情报送到了,战斗大概在明天拂晓时进行。(军事用语) (从……上……表示的是动态的。在……上……表示的是静态的。故而应选“从”。) 3.副词。 例如:中美关系(一再、再三)动荡,不符合双方根本利益。 (“一再”、“再三”都有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在表示人的主观的动作行为前面,两个词都可以用。但不用于人的时候,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 (四)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近义词的辨析涉及了,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l.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一个成语是该成语中每个字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