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 2008年10月13日 08:50 ???? ——凌继尧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 ? ??? 凌继尧??1945年生,江苏南通人。196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获北京大学美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艺术学》丛刊编委会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译著有《审美价值的本质》、《美学和系统方法》、《美学:问题和争论》等;著作有《苏联当代美学》、《艺术殿堂的建构》、《美学和文化学》、《西方美学艺术学撷英》、《美学十五讲》、《西方美学史》等。 ?  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朱先生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事实上,我国已经出版了多种研究朱先生的专著。在这里,我仅挑出三个问题来讲。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是以淡泊名利的精神,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文化事业,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朱光潜先生1897年生于安徽桐城。桐城古文学派曾在清朝辉煌过200多年。朱先生就读的桐城中学,就是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创办的。在中学老师的熏陶下,朱先生对中国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写得一手很好的文言文。中学毕业后,他在武昌高等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了一年,然后到香港大学学教育。   香港大学毕业后,朱先生先后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当了3年教员。这时候结识的同事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等成为朱先生终生的挚友。1925年朱先生赴欧洲留学,先后在英、法的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8年,以《悲剧心理学》获博士学位。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是朱先生旅欧第二年、即1926年在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以后他多次重复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看,这句座右铭是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的结合,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在20世纪40年代的《谈修养》中,朱先生专门说到儒家的入世精神,对孔子的执着精神和人格力量十分推崇。他写道:“例如孔子,他是当时一个大学者,门徒很多,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的生活。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的危险,他那副奔波劳碌凄凄惶惶的样子颇受当时隐者的嗤笑。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甘休。”有一次孔子叫子路向两位在乡下耕田的隐者问路,隐者听说是孔子,就告诉子路说:如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去理会它,改革它呢?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说,我们既是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着费气力去改革它。朱先生认为孔子生平所说的话这几句最沉痛、最伟大。   出世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强调清静自守,超然物表。朱先生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他说过:“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优良传统里,我所特别爱好而且给我影响最深的书籍,不外《庄子》、《陶渊明集》和《世说新语》这三部书以及和它们有些类似的书籍。……我逐渐形成所谓‘魏晋人’的人格理想。根据这个‘理想’,一个人是应该‘超然物表’、‘恬淡自守’、‘清虚无为’,独享静观与玄想乐趣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是以淡泊名利的精神,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文化事业,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朱先生把“做入世的事业”具体化为“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另一方面,“文革”期间,面对严重的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朱先生又能保持镇定自若,从容应对,体现了道家“出世”的影响。不过,朱先生的超脱和出世又和道家不同。道家的出世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朱先生的出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朱先生的出世是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回避现实,“把乐观、热心、毅力都保持住”,“养精蓄锐,为征服环境做准备”。“文革”后,朱先生立即投入黑格尔的多卷本《美学》的翻译工作,除第1卷早已出版外,他一鼓作气地译完了另外2卷3册。   “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      对于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和美学体系,我国美学界有着不同的评价。其中一种评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