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交换课件

课程主要内容及讲解方式与结构第一部分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二部分 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部分 当代社会学理论(一)古典社会学理论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韦伯(Webber,德国人);马克思(Marx,德国人)、帕累托(Pareto,意大利人);齐美尔(Simmel,德国人);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伦(Veblen),库利(Cooley),帕克(Park),米德(Mead),托马斯(Thomas).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社会学产生的标志也有两种意见:一种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向为标志,比如Garner就认为社会学起源于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君主论》另外一种意见便是以“社会学”一词的提出为标志,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August Comte1838年,在他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虽然我们本课程的讲解从孔德开始,但是要是想理解社会学思想家的思想源流,还是要追溯得更久远一些。3.此一时期的社会学思想形成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对以后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这是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有:1.社会学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美国。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那么人的思想也是植根于社会条件中的。2.围绕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展开,首先是帕森斯综合西欧的古典社会学理论,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建立了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体系,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判,形成了社会学理论在美国的“群雄并起”的局面,因此很多学者就把这一时期称为“帕森斯”和“反帕森斯”阶段。3.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各个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出发,发展完备了各个理论传统,形成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几大理论体系。(三)当代社会学理论指80年代以来各个理论家对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修正、综合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有:1.社会学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仅过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各国慢慢地纳入了统一的世界体系,各个国家也接受了西方的各种社会学说,他们都遵循社会学传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学研究。所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对理论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基础上;而不发达国家更多地立足于本国实际,进行了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践,更多地是针对本多的社会问题进行的应用研究。2.突破了“帕森斯”和“反帕森斯”的对立思维,开始了理论的综合,出现了以吉登斯(Giddens)、哈贝马斯(Habermas)、布尔迪尔(Bourdieu)、科林斯(Collins)、卢曼(Lumann)、亚历山大(Alexander)、科尔曼(Coleman)为代表的综合理论价,由于吉登斯的综合性社会学理论的巨大影响,有人又把这一阶段称为“吉登斯时代”。第一部分 古典社会学理论导 论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架构第一章 奥古斯特·孔德第二章 赫伯特·斯宾塞第三章 爱弥尔·迪尔凯姆第四章 格奥尔格·齐美尔第五章 马克斯·韦伯第六章 经典时代的尾声第七章 经典社会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导论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架构一、思想遗产:从古代希腊到18世纪(一)柏拉图(前427-前347)“理想国”、“哲学王”1、社会与有机体的类比,国家与个人的对照2、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禀性有差异,这是等级制劳动分工和社会制度的基础,由此满足国家的不同需要(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政治学》人的本性与社会关系: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人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三)圣·托马斯·阿奎那(意1225-1274)“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苏格拉底之死(四)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意1469-1527):《君主论》“马基雅维里主义”“政治权术主义”:人是自私的,人组成的社会必须凭借外在的权力和力量才能维持正常,政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五)社会契约论者1、托马斯·霍布斯(英1588-1679):人的本性自私自利,契约是未来避免相互之间的冲突和恐怖2、约翰·洛克(英1632-1704):前社会状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