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菌性食物中毒 清流县医院内科 邓建东 讲课大纲 细菌性食物中毒概述 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治要点 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治要点 一、食源性疾病: 概念: 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 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基本要素: 1.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2.病原物是食物中的病原因子, 包括生物性 、化学性 、放射性 3.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或感染性表现 1. 生物性病原物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 (1) 细菌及其毒素 人类肠道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 (2) 病毒 (3) 真菌及其毒素 禾谷镰刀菌、黄曲霉菌 (4) 寄生虫及其卵 鱼、贝类 蘑菇 (5) 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苦杏仁、木薯 棉籽油 菜豆、鲜黄花菜 (6) 动植物贮藏时产生的毒性物质 组胺、龙葵素、亚硝酸盐 食 物 中 毒 (一) 概念: 1. 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含有化学性、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区别于:暴饮暴食引起胃肠疾病 食源性过敏性疾病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慢性中毒性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物中毒发病特点: (1) 发病与食物有关 (2) 发病潜伏期短,呈爆发性 (3) 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 (4)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 病因分布 微生物化学性动植物性 2. 中毒食品种类分布 动物性食物:畜禽肉水产品其他 植物性食物:果蔬类 3. 季节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集中在二、三季节 4. 地区性 肉毒梭菌 西北 副溶血性弧菌 沿海 霉变甘蔗 北方 食物中毒的分类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2. 真菌及霉变食物中毒 3. 动物性食物中毒 4. 有毒植物中毒 5. 化学性食物中毒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9起,中毒8324人,死亡13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2起。 与2010年数据相比,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4.09%和25.54%,中毒人数增加12.75%。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年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仍为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1.27%和61.67%; 与2010年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减少3起,中毒人数增加11.95%,死亡人数减少12.50%;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年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50%和72.26%; 发生在集体食堂和家庭的中毒人数较多,分别占总数的32.83%和30.95%。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与2010年相比,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18.92%和29.10%,死亡人数增加4人;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8.87%和31.72%,中毒人数增加104.44%; 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增加1起,中毒人数减少6.48%, 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年共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30起,中毒1901人,死亡1人。 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全年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